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有色、无色,一个解释是色界与无色界,另一个解释是有的动物通体透明,有的动物有灰有黑,有红有绿,等等。我们看到,水族当中的虾就是透明的,够上无色的标准,而各色金鱼有红有黑,同是水族,身相各别。同样的,在飞禽类,有的鸟很漂亮,有的鸟则是土灰色的,这都是业力所感,造作的诸业不同,身相就有差别,就算是同类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说到天界的有色界与无色界,这话题就大了。欲界六天的大众,包括须弥山根下我们这里的人,有身相且有男女之分,有饮食之欲与男女淫事,欲界人众以淫欲正性命。越往下苦难越深,淫欲越重,越往上越清净,淫欲越淡薄;色界人众同样有色相,但只有男众,无女人,故无男女淫事,也无饮食,生在色界诸天者是化生去的。无男女之事的色界是理想世界吗?不是的,他同样有烦恼,只是比欲界轻;到了无色界就无身相了,更谈不上有男女之分:空无边处天的天人还有影子跟随着,说有身体但无实质,说无身体但有影像,就跟我们站在阳光下的阴影一样。
到识无边处天,这个影子很淡了,几乎看不见;而到了无所有处天,淡薄的影子也不见了;到了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那彻底没有一点影子,但他阿赖耶识当中对身体的印象存在。这个无色,指的是没有了身体。没有身体的四空界是灵界,这个境界并不抽象,跟我们做梦一样:梦中的我们也没有身体,但不等于没有感受。说明了四空天人的日子也不好过。佛说的三界通苦,就包括四空界。
欲界众生三苦、八苦俱全,三苦者,苦苦,坏苦,行苦。八苦者,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都有,身苦心也苦。生在欲界很累,而生在欲界的最底层、我们这里就累到极限了,为什么这样呢?人间大众的贪心太重。贪心,如同绑定在每个人身上的石头,石头越大越重,沉的越深。佛家教学人断贪,我们就能体会到贪心的危害,跟绑在身上的石头一样。这是说欲界,苦苦,坏苦,行苦都全了。就这样,大众还意识不到自己的苦难,在剧恶极苦当中争名夺利,最后争到哪去了?争到三恶道,去受更大的苦难。
色界没有苦苦,但有坏苦与行苦:水淹初禅,火烧二禅,风毁三禅,缘于三禅众生烦恼也不轻。四禅天也不彻底,没有风火水灾摧毁它,天人的福报尽了,天宫自动消毁:除过五不还天之外,四禅天的宫殿楼阁随着天人的消失也自然消失不见。五不还天是三果罗汉居住的地方,严格的说不属界摄,已出轮回了。
而到了无色界天并非万事大吉,没有苦苦与坏苦,但有行苦,行苦是什么,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跟梦境一样,虽然四空天人的功夫达到了第八定,杀盗淫妄之事不露苗头,但阿赖耶识当中的业习种子并没有转成智慧,这个定功,空无边处天人寿一万大劫,识无边处天人寿二万大劫,无所有处天六万大劫,非想非非想处天八万大劫,寿命之长就是四空天的定时之长。超过了这个定时,他心就乱了,杀盗淫妄的习气现前,把握不住自己就开始了造作,从四空天堕落下来,重则地狱道,轻则色界天,因果不同,果报各异。
这个行苦的行,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念头,念头如同行云流水一样,由不得任何人。佛说三界通苦,这话千真万确。修到色界与无色界,功夫已经相当深了,都免不了打回原形从地狱道从新往上爬,我们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还有什么出路!释迦佛,乃至一切诸佛劝告三根大众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是彻底悲心。
佛弟子就立足当下的生存环境,无论现在在哪一道,过的是穷还是富,地位是尊还是卑,只要当下守持五戒,落实十善,一门深入,专精念佛求生极乐世界,都能当生成就。阿弥陀佛大导师发四十八愿,那怕是蟳飞蠕动之类的小昆虫,如此修行都能往生极乐世界,都能一生成就。若有想,若无想,如何解释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金刚经》讲记第十五集,二0二四年八月十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