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45集

慧利 2024年9月17日10:27:45
评论
119

《金刚经》讲记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经文,在中国佛教史上很出名,这是六祖能大师得度的契机,六祖成就以后,经常用这句经文启示后学,因此,《金刚经》的知名度很快提高了。六祖能大师是个老实人,自幼丧父,与老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很清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六祖自小就扛起生活的重担,砍柴、卖柴养活自己与老母亲。二十五岁了,因为家庭贫困还未婚娶,他也无心婚姻妻子,一心想着给老母亲养老送终,是出了名的大孝子。
某天,他卖柴到一家客栈,听到有人在读《金刚经》,他听的很入神,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大悟,了知一切法空,随之将烦恼习气断掉了,得大自在,但他从未向人炫耀,想出家,因家里老母无生活来源,也无人照顾,放心不下。几位居士知道以后很热心,送给他十两银子安家,还有女居士答应照顾他母亲,六祖就到黄梅五祖的道场出家了。
虽然五祖的功夫很不错,但寺院大,修行人多,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黄梅道场就有不少恶性比丘,冤家路窄,斋堂就有好几个。六祖被安排在斋堂舂米劈柴,他是砍柴的出身,就干老本行。这几个恶性比丘都欺生,将自己要干的活计推给六祖一个人干,还口口声声骂他是野蛮人。六祖也不与他们计较,一个人埋头干活。舂米的时候给身上绑块大石头,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虽然如此,数倍的工作量压在六祖一个身上,可怜的能大师皮肤被绳子磨破,两手都是血泡,但他无怨无悔,和气待人,这些人最终被感动了,心地也变的慈善起来。
不久以后,五祖要选接班人,大众一致公认的人选是五祖的助教神秀大师,因为神秀大师品学兼优,是位出色的修行人。既然如此,五祖顺水推舟将神秀立为六祖就好了,为什么还要考试选举呢?六祖明白,神秀大师的功夫不到位,差一点。考试的形式是每个人写自己修行的心得体会,以偈颂的载体写在黑板上。大众都争先恐后的发表了自己的作品。果然,经过筛选,神秀大师的偈颂写的最好: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常拂拭,莫令惹尘埃。看了这首偈颂,众人都赞不绝口,将偈颂留在黑板上供大众参学,但五祖并未表态任用神秀。
某天,能大师听到人家说神秀大师的偈颂很好,就去看了,看完以后,自己也作了一首偈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人看了都大惑不解,报告给五祖,五祖赶忙擦掉,大声说,没开悟,没开悟!众人一哄而散,事情就过去了。过了几天,五祖去巡寺,来到斋堂,能大师正在舂米,六祖就问他,米舂好了吗?能大师心领神会,回答五祖说:舂好了,还欠筛。五祖就用拐杖在石臼上敲了三下,走了。
夜半三更时分,能大师去拜访五祖,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能大师说,你敲舂三记为期。五祖点头说,既然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你已经证得物我两空,见到自性,你说说自性是何物?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听了,就将衣钵传给他,让他连夜逃走,寺院住众绝不同意能大师当家,让他隐藏起来等待缘熟再度化众生。
在当时,这是佛教界的一件大事,传得沸沸扬扬,神秀大师无所谓,他看淡名利,不在乎当家与否,其他的名利是非之人大动干戈,到处寻找六祖的下落,要将衣钵夺回来。就这样,能大师在猎人队里隐忍了十五年,给猎人当仆佣,做饭洗衣服。十五年以后,追捕陷害他的这些人都散了,他才出来住持禅门。
六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应无所住,是放下,将一切烦恼不放在心上,包括佛法;而生其心,是拿起,度化众生的工作随缘妙用,不舍一个缘熟众生,真正做到了拿的起放得下,清净心中一法不立。将禅宗学人的魔来斩魔,佛来斩佛,斩尽万缘速成佛果当下落实了。我们有这样的功夫吗?要不要学习六祖?到底如何应无所住,又如何而生其心?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金刚经》讲记第四十五集,二0二四年九月十一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