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性,儒释道三家有共同的观点,对自性的称谓不同,但意思相同。佛家讲圆满自性叫做常寂光净土,大光明藏等等,而儒家则叫做乾元,道家叫做太极,儒释道三家的圣人都认可一切万法是自性变现出来的,不是从我们无缘无故出现的。
儒家赞叹自性为大哉乾元,生育万物,道家说得更清楚:太极生两仪(阴与阳),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无数信息就这样繁衍生息出来,形成大千世界,虚空法界。每个众生都有这样神的能力,我们所见所闻的一切,所受的一切,就是当人的自性变现出来的。每个众生也都与自己的世界。
而凡夫众错用了心,把本来十全十美的自性扭曲成造业,而且不知回头,也不知道从何回头,就这样浑浑噩噩的混下去。圣人问世,就是本着引导众生觉悟回头的大任而出兴,让我们从断恶修善,求生极乐世界回头。
极乐世界,孔子高兴去,老子也高兴去,因为,哪里正自己的老家啊。谁愿意流浪异乡,受苦受难呢!
佛家的84000法门,都是为了让众生迷途知返回归圆满自性。想起来非常的抽象难懂,其实,做起来,如果找对了路,说难也不难。修行就在吃饭穿衣待人接物,处理日常事务着手。原则是诸恶不做,众善奉行。不断的清净当人的心地,不让所做的一切污染意识。大原则大方向就是这样。
任何一门修行,都不能脱离生活。而我们处理完日常生活事务,闲下来怎么办?禅宗的修行方法是静坐,又叫做打坐。这个功夫不好做。为什么不好做呢?让一个心地很乱的人安安静静坐下来不动,他受不了的。坐的功夫,哪是心地清净的人能做下去的。
禅门学人,一坐下去,哪怕四面起火,猛兽吞食,强盗夺命,都视若罔闻,视死如归。知道一切境界是假的,在假境界当中修自己的如如不动,不被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所动摇。坐禅的功夫修成了,达到了如如不动的境界,禅门大德出生入死,游化宇宙而无所障碍。这是说禅修法门。
再说密宗修行,手结印,心观想,口念咒,达到身口意三业纤尘不染,密宗大德也同样游化宇宙无所障碍。那我们再说净宗,以持念阿弥陀佛圣号,将杀盗淫妄五欲六尘一切烦恼通通用佛号代替过来,身心清净,一法不生,也成功了。
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无事不办,用藕益大师的话来说,是照,闲下来坐禅,持咒,结印,观想,念佛,把所做的一切都放下,是寂。寂照的功夫不是等成佛以后才要做的,现在就要做起。说法不一样,意思都一个。
哪既然大家能这样做功夫,在当人的生活环境当中磨练就行了,佛为什么将84000法门的学人要通通导归极乐世界呢?
因为,在极乐世界,学人能更大程度发挥自己的德能,将修行功夫做得更快更圆满。原因我们已经磨破嘴皮说得太多,这里就一笔带过。我们回到经文中来:
【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
这是自性发挥作用,在任何境界当中游刃有余,事事做的圆圆满满,而功成不居,心清如水。做一切而无任何副作用。不给众生添一点烦恼,也不给自己惹一点污染。清净而来,清净而去,虽然做了无量功德,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这就是照而寂的意思。给这样圆满修行功夫的人下个定义,说他修到什么程度,就用常寂光定义,他成佛了。
【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
佛陀在大定当中,看似无形无迹,无处可寻,但我们起心动念,做任何事情,佛都知道。当我们修行上有什么困难,在无人帮助解决的情况下,佛为我们做不请之友,化做万千身形来帮助。帮助圆满了,不露声色,不露身份。
我们将遍一切处的佛身给起个名字,叫做清净法身。这些名字称号,本来是没有的,起个名字便于教学而已。
道家说:道可道,非常道。教化凡夫众,就要恒顺凡夫的语言文字,人情风俗。这是佛圣教化众生的灵活性。因为,常寂光是活的。
【又照寂强名法身】
这是众生有求,佛有应。众生不求,佛不动。众生不求佛,是对佛不信任,或者自己罪业深重,虽然求佛,佛救不了他。佛不是事事无碍吗?
为什么还有救不了众生呢?
原因在众生这里,他必须经此劫难,不经历这次劫难,他的觉悟心生不起来。佛如果勉强救他躲过难劫,他还要继续做恶,所以,他虽然求佛,不用觉悟心,忏悔心,后不再犯的心求佛,佛不会糊里糊涂帮助他的。这就是照寂的意思。
【寂照强名报身】
佛住在自己的实报庄严土,清静无为,座下弟子都是菩萨阿罗汉,佛陀讲经说法,觉悟大众,好像没有参与生活中的什么事务。
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佛所做的是第一大功德之事。说无为,其实在大作为。这样度众生,我们叫做报身佛。如同阿弥陀佛的真身在极乐世界讲经说法,万千化身则在虚空法界,无处不到。就是这个意思。
【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报身。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
【性德】释迦如来本来早就成佛了,到我们这里示现成佛是第8000次。性德起用,为什么不直截了当示做佛身呢?
为了觉悟众生,来到这里的示现做从头做起,是修德。法身,报身,受用身,都是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身,善巧方便相。
我们看,藕益大师总结得好:
【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无非实相】无论佛现什么身,都是实相起用,随缘化众。做真功夫。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让鄙人及时觉悟,当下改过。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十七集
二零一九年九月十七日
更多经文解义,请登录印正居士专题网站www.yzjswz.com
敬告诸位同修:
由于本视频已经进入国际收视,现需要英文翻译一名,诚寻英文精家做此功德,
有报酬。阿弥陀佛。
望能胜任者加微信a421114560与我联系
发心传承正法者,功德无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