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当代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在历史流传下来,都是重量机的好作品。我们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还有秦王朝以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散文,都有以上特色。佛的原经,以及后世大德的论著,流传至今的,古今学人观之都能获取足够的营养。这是大德们负责任的作品。
里面有佛经的指导,还有著作者自己的修行经验,让后人学习起来更加生动活泼,容易吸收。阿弥陀经要解,在佛家论坛占有很大的位置,其影响之深广,直到现在,净土学人都知道。
阿弥陀经要解的成功之处,在于藕益大师反反复复劝告后学老实念佛,一句佛号到底。我们看,要解当中有很多警句与名句,简明扼要,一针见血,让学人一目了然,对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充满了信心。
要解当中的警句如下,大家仔细品味: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截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一切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等等。。。。。。
这样精辟的见解,就算是古佛再来讲说,也不过如此罢了。
近年来,佛门当中存在着一些分岐,这是好事情。有分岐,说明大众在思考。以净空老法师为代表的佛门大德,鼓励学人一门深入,专精念佛,一句佛号到底,引起一部分同修的怀疑:仅仅一句阿弥陀佛圣号,真能了生死出轮回吗?
有的同修在念佛的同时,还加杂着经咒与其他方法,放不下,也不敢放,害怕放下了自己修不成就。那你反过来看看古人的见解,是不是与净空老法师所说一样的!
净空老法师,年轻时,喜欢研究大经大论,对经中之王的华严经尤为偏重。老法师在这些大经当中有没有得到真实受用?
他老人家自己说的,没有。
他所讲所学的是佛学知识。面对着浩如烟海的佛经,84000法门,他讲的眼花缭乱。一直到讲经几十年以后,他在讲华严的时候,忽然想起来,他最欣慕的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是修什么法门的?
带着这个问题,他对华严经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反思,终于,看到了,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发愿偈,都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顺着这个思路,他学习到华严经第81品,恍然大悟: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道出了华严的真谛,华严的精华。
从此以后,老法师就专修专弘净土,与藕益大师的经历一样。看来,这是修行大众共同深入的步逐。遗憾的是,等到自己总结出这个经验的时候,已经年华老大。他们没有象海贤老和尚那样,一进佛门就一步到位,一句佛号到底,说是自己的善根福德不够,是这样的。
藕益大师也是在大经大论,各家门派当中费尽周折悟道的。
我们看大师评价佛号功德: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这是大师在深入华严,法华,楞严,乃至金刚般若诸经以后的心得体会。体会到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是一切大经大论的精髓。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
这是他发自肺腑的呼吁,呼吁后人不要走他当年的弯路。大师年轻时是才子,自持才高忽略了念佛,后来深感遗憾。
他意识到净土法门,三根普被,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要不是他当年走马灯一样,在其他法门当中转来转去,碰得鼻青脸肿,耽误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他能有这样深刻的体悟吗!大师将自己的经历说出来,不是如数家珍一样给大众显摆,而是痛心疾首,为逝去的光阴倍感珍惜。证果越早,对修行人来说越自在,白白被捆绑了这些年,受了这些年的冤枉苦,谁不痛心呢!
净空老法师在研究华严的时候,我们的净土十三祖印光老法师已经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列入净土五经。更有清代魏源老菩萨慧眼独具,将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列入了净土五经。这等于两位大德肯定了华严,楞严都是为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服务的,肯定了藕益大师上面的话是百分百正确的。
而法华经,我们看看法华第十四品,安乐行品,释迦如来还是劝大众念佛修行为主。这些宝贵的经验,古人早就发现推广了,只是后学不谦虚,非要受尽辛苦自己去寻找。结果,绕了一大圈,才发现自己身上早有无价珍宝,而辛辛苦苦讨了几十年饭,过够了叫花子的苦日子。难道不是这样吗!
古今大德磨破嘴皮劝我们专精念佛,听进去的人有几个呢!我们探讨这些话的目的,都希望有缘同修从中受益,听古大德深痛的教训,也听现代大德深痛的教训,把握好自己的宝贵年华,老老实实念佛,本本分分做人,诚诚恳恳求极乐世界。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让鄙人及时觉悟,当下改过。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3集
二零一九年九月三日
更多经文解义,请登录印正居士专题网站www.yzjswz.com
敬告诸位同修:
由于本视频已经进入国际收视,现需要英文翻译一名,诚寻英文精家做此功德,
有报酬。阿弥陀佛。
望能胜任者加微信a421114560与我联系
发心传承正法者,功德无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