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68集

慧利 2024年10月23日10:20:21
评论
92

《金刚经》讲记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我们肉眼看到的动物,那都是由人身堕下畜牲道的。虽然他现在是个畜牲身,不能说它永远在畜牲道,六道众生轮回往返,身份在不停的转变。动物阿赖耶识当中所储存的善恶业,人,跟它比起来彼此彼此,差不多。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这是每个凡夫众都经过的,你我他都不例外。我们有资格嘲笑恶人吗?佛早就告诫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我们有资格杀吃畜牲吗?杀它就是杀自己、给当人多欠一笔命债。来生它转世为人,你堕为畜牲,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知道。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是佛对弟子公开表态:他没有说一句假话。佛住世当年,一些外道不承认佛说的是真话,问佛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他说的都是真的,佛就将广长舌相给大众看:佛的舌头伸出来,上及鼻端,左右两边触及发髻,这是三世不妄语的善报。外道看了这个情景,没话说了。释迦佛确实没有说过假话,这部经,佛就表明自己没说一个字、没有讲经。既然什么都没说,那有假话呢!释迦佛告诉我们,他所说的,都是转述古佛的说教:信而好古,述而不作。 古圣先贤是后世学人信得过的人物,在中国,四书、五经代代相传,祖父学习,父亲学习,孙子也学习,四世同堂、五世同堂,读的都是统一教材。老的学不厌,小的学不倦,真材料就是真材料,人们什么时候参学都有收获。经,是不受时与空限制的,永远都是真理。如来是真语者,这个真语,是佛眼遍观尽虚空遍法界,对六凡四圣一切众生与他们的依报环境看得清清楚楚,佛五眼圆明,看到众生由轻微烦恼迷出来,最后越迷越深找不到了回家的路,就不遗余力将众生引回老家,佛圣作的就是这个工作,佛说的诸经就是真话:给迷失家园、流浪在外的孩子指明了回家的正确方向,我们依教奉行,肯定越过越幸福。 实语者,是佛不必要弄虚作假欺骗谁。我们看看释迦祖师住世当年的生活,就知道佛有多么高尚:一位无贪无求无私无我的大善知识,日常生活就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三衣一钵是佛的全部财富,这样的大德,他骗人有什么目的?骗子花言巧语骗人,不是图名就是图利,释迦佛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就没有骗人的动机,自然说的是真实语。佛经没有一部是多余的,跟药方一样,对症者照着服药,病都回头。 如语者,这个如,是如意,人家喜欢听的话语。佛善于观机,对什么人说什么法,当机者听了都生大欢喜。我们看到,佛说任何一部经,结局都是听众欢喜信受,作礼而去,佛说到了大众的心坎上。很多经,我们不当机,看起来枯燥无味,但另一些人却喜欢;有的法门,我们不愿意修持,其他人则修的得心应手,这就是佛度众生的善巧方便,应病于药,让座下大众个个欢喜。佛住世当年,常随弟子就多达1250人,临时来学习的可能就不止这个数字了。这1250人,跟着佛一辈子而不散伙,在我们看来几乎是奇迹,其实不然,那是佛有大智慧大德能感得大众团结一致,其中讲经说法就体现了佛无所不能。如语,即恒顺众生,灵活机动。 一个寺院是否有凝聚力,当家师父很重要。当家师父心正行正,大公无私,这个寺院就道风纯正,出家师父不是随便当的。在古代,什么人程度的修行人当家?最低限度证到初果的人。他不堕三恶道,能管住自己不做恶。有这样的领导风范,下面的人看好样子,寺院管理则井然有序。而当家的带头犯戒,不守规矩,上行下效,寺院就乱了,领导人更要严格要求自己。 释迦佛座下的弟子挑不出佛的缺点,他对佛心服口服,如若行为不端正,佛不说他,他过后也惭愧难当。如铁板一块的1250大众,佛住世,他们规范具足,佛入灭以后,他们一如既往,从结集佛经的严格性,我们就知道这些人奉持佛法始终如一,魔外要毁灭佛法,他们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用事实说话,让魔外心服口服,反过来归依佛门。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金刚经》讲记第六十八集,二0二四年十月七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