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佛在这里说,福报,是修来的,不是自己的世智聪辩,用心机算计来的。命里没有,任你如何聪明也是贫穷到死。
我们不妨观察自己周围的大众,这些受穷的人,这个人看起来并不笨,脑子还被别人好使唤,就是赚不到钱。
再仔细观察这个人,他生来贫穷,这辈子又爱算计,吝啬,刻薄。对自己的父母都舍不得化钱,总是想把别人的算到自己这边来。
这样的人,他的家庭肯定不和睦,眷属斗争,在单位与同事不和,他生活得没有乐趣,整天想着怎么搞钱。办法想尽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做同样的生意,别人赚钱,他折本。原因就是不修福。
佛在这里告诉我们,依照佛家的慈悲喜舍处世待人,果报一定是样样称心。如果我们同修当中,谁这些年过的不顺利,就把这段经文好好看看,对改变逆境很有用。
失败是成功之母,找出自己事事不如意的原因,回头改过,命运就会出现转机。佛陀的伟大说教,能解决众生的一切烦恼,成佛的大事尚能办妥,更何况其他呢。
修行了这些年,而真正把佛陀所说的落实下去的人有几个呢?不说别的,就说奉持斋戒,这四个字,你做到了没有?是不是还一如既往的贪食众生血肉,五戒都做不到?没有这样的功夫,能改变命运吗!抱怨佛法不灵验,检查了自己没有?
如贫得宝,我们细细品味这四个字,你没有把佛的法宝当回事,当然还是老样子,命运没有改观什么。
将自己的缺点错误改过来,佛给我们保证说:【自然感降,所愿辄得】
中国的老百姓很质朴,都知道但行善事,莫问前程。行善积德做到位了,福报就自然到来了。人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聪明。要做老实功夫,不能投机取巧。
【洒心易行】
【洒】通洗。人活着意义,是借着各种境缘淘汰自己的坏毛病,坏习气,让心灵变得纯洁干净。不这样做不行,圣贤的话必须要听。
太上感应篇说的好,若人心善身善口善,一日行三善,三年天必降其福。与佛在这里所说的自然感降是一个道理。所愿辄得,这是自己有什么愿求,都能如愿以偿。
一个好人,他肯定是无求的,任劳任怨,温良恭俭让,但他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就有很多人来帮助他。人事关系好,天公也助美,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他都能占上。这就是平常行善,功夫做到家了,无愿无求,但一切顺利。
人算不如天算,你算的再好,天不助你,到时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佛门当中,提婆达多这个人,心机最多,但最后的下场非常悲惨。心术不正,自己把自己害了,怪不到别人。修好心,说好话,办好事,其乐无穷。这是真话。
我们再看经文:
【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佛到哪里,就将吉祥如意带到哪里,所以,人们盼望佛陀到来,如久之盼甘霖。众生对佛陀的渴盼,大家都有体会,佛菩萨现象,人们见了,都顶礼膜拜。
为什么佛到了哪里,哪里就这样吉祥呢?因为,佛做的是觉悟之事,说的也是觉悟之言,带着广大众生断恶修善,人人希圣希贤,感得天降祥瑞。
风调雨顺,人民欢乐。
【国邑】是国家的首都,大京城,
【丘聚】是小山村。靡不蒙化。是佛陀所在的地方,佛陀说法度众,人们明白了离苦得乐的道理,都积极的跟佛学习,大的京城也罢,小的山村也罢,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都自觉自愿的替别人着想,真正的大同世界,人爱人,人帮人,这是佛陀教化的结果。人们之所以听佛的话,受佛感化,跟佛走,是因为佛自己说到做到了,大家没话说。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
我们看这句经文
【天下和顺】是人民之间没有矛盾纠纷,国家之间没有掠夺与战争。
一个国家,民众团结,国界和平,没有意外的消耗,自给自足,是最幸福的。老百姓最怕战乱,而战争最烧钱,最耗费国力。战火烧到哪里,强弱两方都有大损失。强者,借着战乱任意杀盗淫,给自己的将来埋下了苦因,弱者,被杀被盗被淫,当下受苦。都很苦。谁不热爱和平呢!
佛说,要想世间无刀兵,除非众生不食肉。杀生吃肉万万做不得,都是给自己结怨的。
大众听佛的话,依教奉行,感得以往的怨家债主原谅自己,自然环境很平和,日月清明,就是风调雨顺,海安河清,没有自然灾害干扰大众。
人民安居乐业,朝堂上下,君义臣忠。民间则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夫妻恩爱,朋友忠信。大家一团和气,政通人和,上下一心,都跟着佛圣向前走。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让鄙人及时觉悟,当下改过。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334集
二零一九年七月十三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