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记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
主讲:印正老师
诸位同修护法守群功德无量,印正感恩大家了!
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断除烦恼之后的清净自在。
我们继续探讨《大佛顶首楞严经》。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卷四
【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沈,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前面,佛给我们说了世界相续,这里,再接着说众生相续。世界的相续,是地水火风互相配合,而众生相续呢,则是业力互相牵缠。众生是怎么来的?
我们看经文【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
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是我们的身相与思想,将完整的自性德能——见闻觉知分裂成六个形态,各司一职。缺一即残。见闻觉知是自性得能,被眼耳鼻舌身意所分裂,接受污染是什么?是受想行识,自性德能随之转为造业。造业的第一个表现是什么?贪色。眼睛刚知道势物,就没事污染了。合乎自己心意的,贪看不舍,由贪色一路下滑,其他五根一呼百应,随着眼见一起污染,远远背离自性德性,恶业越造越深。不能忽视任何一根的贪着,牵一动百,一染俱染。
我们再说一个故事:商王朝时期,纣王偏宠妲己,引起朝野极大的动乱,两班文武人心惶惶。有一次,纣王宴请群臣,妲己做陪。宴席开始以后,纣王当着群臣的面,赐给妲己一双象牙筷子,以讨宠妃的欢心。
贤臣其子看出其中玄机,未卜先知,商王朝距离灭亡不远了。其子的先见之明根据什么?一是纣王贪色,二是纣王贪味。这两贪足以将一代国君毁灭怠尽!说纣王贪色,他不择良贱,不问道德,为美色所迷,宠幸妖孽。说他贪味,象牙筷子就能说明。对普通人来说,吃饭是为了充饥,随便什么餐具筷子,能吃饭就行,在这上面做文章没有意义!
可是,纣王整天跟他的妖妃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心思都在吃睡上,对餐具不由得靠究起来,要美食也要美器。被酒色所迷,下面怎么办?穷奢极欲,怎么腐败怎么来!其子从此警惕起来,暗中运作,保护朝中忠良,避其锋芒,不再规劝纣王。果然不出其子所料,纣王跟着筑鹿台,建豪宫,耗尽国力,民间怨声载道,诸侯造反,推翻了商王朝。圣人教弟子勿以恶小而为之,蝼蚁之穴,可毁大堤。佛在这里说得更确切,眼见被污染以后,其他五根,如同多米若骨牌一样,一连串的跟着倒下去。佛经常给我们说的一妄一切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从自性迷出来快,想回归自性,这可不容易!学坏容易学好难!跟一个人触犯刑法一样,多年的自由瞬间失去,后面是漫长的牢狱苦受,想重新获得自由,很难。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这个同业指的谁的同业?六道众生的同业。什么是同业?共同的爱好就是同业。我们看,现实当中,同一地区的人,他的衣着,饮食,风俗习惯,大致相同。中国人的菜其他民族的大众不一定喜欢吃。而西方国家的餐饮,我们照样吃不惯。我年轻时在江苏南京某高校就学,外籍同学吃西餐,我看了想吐,又不敢表现出来,那餐饮我绝对不吃,碰都不想碰。这就是同业,不同的民族,文化就有很大的差异。看似世界各国列疆封土,那都是同业所感。合离成化,是不定法。六道众生恩恩怨怨,相互转化,性格爱好也不停变换。一会喜欢这样,一会喜欢那样。我们日常的家具就能表现出来。我们这代人小时候,柜子是躺着的,后来呢,柜子立起来。到底是立的好还是躺的好?没有一定的说法,看人心喜欢什么!说躺的柜子不好吧,它躺了好几百年!难道古人就不知道变通吗?可见古人喜欢让它躺着。
衣服呢,也一样,一代人跟上一代人的款式就不一样。合离成化,从国家大事上说,天下久合必分,久分必合。都有他内在的规律。见明色发,明见想成。这是见的功能借着眼睛的功能发挥作用,一旦看到外界的色相,马上思维分辩。异见成憎,同想成爱。异见就是不喜欢,这个人并没有惹你生气,甚至与你素昧平生,你看他就是不顺眼。
红楼梦上,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不喜欢晴雯,金钏这一班人。这些人并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但王夫人跟着自己的喜好行事,把这些人逼死的逼死,害死的害死。反倒,会用心机的袭人一干,她却没有理智的喜欢。这就是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是志趣相投。一个人,他到底为什么喜此厌彼呢?互相之间的恩怨情仇,前生结下了。顺着惯性,今生相续。什么时间能消弥呢?遇不到佛法,不知道从果上消因,永远都解决不了。那怕来生彼此同为父子兄弟,感情上都有很深的隔阂。安禄山被儿子所杀,唐玄宗与子争妻,世界上最亲的恩情加杂着不为人知的暗恨,来生来世,那能和平呢!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什么意思呢?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楞严经》讲记第二百0五集,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八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