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卷六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大千世界之多的财富,有用完的时候,用完了,轮回还是轮回,苦难还是一样之多,没有起到根本作用,所以,虽然用七宝布施众生的这个人心很好,但帮助众生极为有限,不能说他不好,佛承认他修了大福,而他所修之福没出轮回,因此,远远不如讲经说法觉悟众生、让众生出轮回的四句偈颂更有意义。具体到我们日常行持,将阿弥陀佛圣号的金刚种子播进有缘众生的阿赖耶识,与他结成佛的法缘,这个功德胜于用巨额财富布施他人。
所谓治病去根,只有让苦难之人认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受苦、受苦的原因是什么,往后不重蹈覆辙不二过,他的苦难才真正结束。财物布施他,他如前一样迷惑颠倒,当他得到财富,眼前的饥寒之苦暂停、衣食无忧以后,所谓饱暖思淫,又开始新一轮造孽,不久以后又复受苦,从起点回到起点,何时是头呢?对于反反复复、起伏不定的轮回众生,谁有多少财富能满足他们的贪求?就算有,又怎么样呢?轮回还是轮回,苦难还是苦难。在无情的事实面前,三千大千世界之多的七宝,显的是那样渺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治病不除根,治表不治里,总归一句话:没有用。
观音菩萨的本妙圆通,妙在什么地方?财法并施,施得恰到好处。对于陷在饥寒交迫与危难当中的众生,他们求观音菩萨的时候,菩萨救度他们的工作做得很细致:给于他应有的帮助,同时将正法传输给他,让他牢记此次苦难的教训,后不再犯。勤念阿弥陀佛圣号求生极乐世界,是永远摆脱三途六道苦难的最妙法。陷在苦难当中的人最容易接受佛法,这是菩萨度化众生的最佳机会。观音菩萨能舍自己的珍宝财物,更能舍法财!众生有求必应,不舍一个苦难众生。他的圆通,就通在这里。【清净本根】,是菩萨六根清净,不染尘浊,所到之处无不吉祥;所说之法,通俗易懂,以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求生极乐世界为度生法宝,将带业往生极乐世界的妙法说得圆满自在,开启众生智慧,火炬相传,让深受法益的众生心服口服,能果断舍掉轮回痴福,跟随菩萨前往极乐世界,菩萨度众到此圆满。
我们再看经文:【四者 、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上面,菩萨能说服众生舍财取义,断贪断嗔断痴断慢,这里,菩萨自己带头做到了。众生有难,观音菩萨带头救度;而在诸佛国土,我们几乎都能看到观音菩萨的足迹。每尊佛出世,观音菩萨都积极拥戴,协助诸佛讲经说法,识大体,顾大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凡事做的尽心尽力。【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这句经文,是菩萨证到了究竟果位,虽然示现菩萨身,其实是古佛乘愿再来。以菩萨身协助诸佛度化众生,配合得恰到好处,跟诸佛一样智慧等齐。将荣誉归属诸佛,把辛苦留给自己。因此,我们这里,观音菩萨在众生心中的地位比释迦牟尼佛还要高,那是他辛苦干出来的成绩。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真正给人民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人民永远记着他。【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这是菩萨广修供养,不吝财,不吝法。具体如何说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楞严经》讲记第三百三十五集,二0二三年元月十六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