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记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人生酬业,生老病死,这是轮回众生自找苦吃。佛在这里说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就是劝告我们停止造轮回业: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酒,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心经》虽然是佛在般若时说的,但不脱离这个原则。我们如何能快速了脱生老病死?这个不用问别人,老生常谈了:十念佛号求生极乐世界,记着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就好。我们看到,得了念佛三昧的修行人,活着的时候身体很健康,往生时几乎没有痛苦,这就是当生解脱了老苦、病苦与死苦。
而往生极乐世界是莲花化身,没有痛苦的,阿弥陀佛现相接引,赞叹了他持戒念佛的功德,然后将手中的莲华抛下来,念佛人欢喜勇跃登上莲台,就到了极乐世界,没有胎狱之苦;莲华化生,华开之际,自己已经成佛了,更没有生苦。佛家的无老死、亦无老死尽,用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不是一句套话,是修行大众亲眼看到的。佛圣说法绝对贴合众生的需要,没有虚言。别的高深法门我们修不到,也很难见到修出成就以后的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什么样的,但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人人都会,修出的成就人人看得到。
所以,诸佛都力主修行人走净土道路,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利益,阿弥陀佛大导师的四十八愿绝非等闲,十念佛号,结束我们无穷无尽的老死,很科学也很方便。【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苦集灭道,即著名的四圣谛,前面已经探讨过了。苦苦、坏苦、行苦,就是我们熟悉的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一切都是轮回众生自作自受,无苦因就无苦果,我们所遭受的一切苦难,首先要承认那是自己过去造作的恶果报上来了,不怨天不怨地,更不怨任何人。
处在逆境当中能保持这样心态的人,是觉者。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修行功夫到了那里,其实生活中处处是检验标准。佛度鹿野苑五比丘的时候,这些人还在盲修瞎练,佛说出了苦集灭道以后,他们才走上了正规,因此,乔陈如尊者第一个证到阿罗汉果。修行不难,难的是找不到正确的理论与方法。集,就是受苦的原因。灭,是正确的修学理论与方法,而道,就是回归圆满自性。
佛分明说了苦集灭道四圣谛,为什么在《心经》又说无苦集灭道呢?这是让我们破法执,清净心中一法不立,包括佛说的诸经都要放下。 很多修行众放下了世间法,但放不下佛法,不被世间法污染,但被佛法污染了。无论被那一法污染,都不得清净心,当然,也就发挥不了自性德能。佛的心是空的,无有纤尘污染,如同明镜照耀万物。我们看到,释迦祖师住世当年,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众生问到那里,佛说到那里,而且不假思索,所说的都是千古绝唱。
佛为什么有这样高的智慧?佛没有法执,一切恒顺众生。应以何法得度则说何法,应以何身得度则显何身,不拘一格。死在经教当中学成佛经虫、佛呆子,那走火入魔的概率很大。无苦集灭道,佛也示现有生老病苦,但真是这样吗?没有!佛度众生示现的各类身份都是演戏,包括被人家杀头。怨家债主会不会害死佛?佛早就了生死出轮回,生都没有,那来死呢!刀斧砍在佛的身上,如同砍光削影。但佛跟演员演戏一样,也随着刀斧倒下,表示还了怨业。
而冤家债主看到佛倒下了,也非常开心:我终于报仇了!当他开心还未结束的时候,忽然想到:这个人,我打他不还手,骂他不还口,而且我杀他没有道理,这样的一个好人,我为什么要杀他呢?可我已经杀了他,我错了!我该怎么样挽回这个损失?在极度悔恨当中,他想到了出家修道。佛所示现的任何角色都在度众生,所说的一切法,都恰到好处。在每一部经的落款处,都有听众证果的案例。这就是破了法执的大自在境界。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心经》讲记第三十集,二0二四年七月二十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