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第1集

慧利 2024年6月25日20:13:48
评论
18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唐)玄藏法师译
印证居士讲解
前言
今天,我们开始探讨《心经》。心经的全名叫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经传到东土以后,中国的修行人喜欢简单,简称为《心经》。何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心字又是什么意思?历代学人阅读《心经》的很多,早晚课诵,还将《心经》收集在晚课,但读过以后有什么收获、起到了什么作用?可能大家都是滑口而过,没有什么感受,就跟持咒一样,随口念过去就忘了,这很正常,因为佛陀二十二年说般若,是给法身大士说的,我等凡夫学人无缘参透,故而无法领会其中的意思,能够读诵就不错了:八识田中落下《心经》,当然是好事。
就现实当中,如果谁说他参透了般若心经,那他一定是证果者。 那么,我们既然参不透《心经》,为什么还要学习探讨这部经呢?因为这部经与中国修行大众的缘深,我们借着学习《心经》的机缘,将大众导归向正确的修行方法上来,促成有缘学人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早日往生极乐世界,如此,探讨《心经》就功德无量了。
释迦佛成道以后五时说法,其核心内容是什么?是引导学人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说般若时也不例外。当然,我们探讨《心经》,其目的还是让有缘学人认识自己的修学程度、在修行路上不要走弯路、一步到位了脱生死,出离轮回、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正确的教学方法。探讨佛的诸经,理论与方法要与佛一样,佛住世当年怎么讲,我们重复佛说就是了。
只要我们认真的将释迦佛五时说法总结一番,就不难参透,佛家的84000法门与千经万论,最后都以临终十念佛号导归极乐世界为圆满,而一门深入 ,一句佛号专精到底,是大乘当中的大乘,能如此修行者,佛在《无量寿经》上说,他是如来第一弟子。
当年,佛陀示现八相成道,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以后,用三七二十一天,在定中说了一部《华严经》 。外人看到佛陀在菩提树下一动不动,但没有人知道佛在讲说《华严》。而出席《华严》一会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住、十行、十地、十回向、等觉位学人。佛为什么不对博地凡夫众说《华严》呢?我们听不懂,境界还未到《华严》的高度,佛即便说了,大家也参学不透。
《华严》,是佛对整个华藏世界的法身大士说的,以普贤菩萨的修学程度为最高。华藏世界是什么概念?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都是华藏世界的一部分,华藏世界共有二十个大世界,分为二十层,是虚空法界当中规模较大的星系,毗卢遮那佛是华藏世界的教主。
那么,佛对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法,让他们如何成就佛果?我们看看八十华严最后一品:《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就完全明白了:普贤菩萨这样高的修行位次,最终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还要去阿弥陀佛座下断尽最后一品无名烦恼,这就再明白不过了。
华藏世界的菩萨众都以求生极乐世界为终极目的,毗卢遮那佛在华藏世界说法,跟释迦佛在我们这个世界说法一样,将座下弟子成功送给阿弥陀佛为教学任务,佛佛道同: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其实就是一尊佛。后学将释迦佛这一时期的教学成果定义为《华严》时。
佛陀入灭以后,阿难尊者与大迦叶尊者领导大众结集佛经, 《华严经》结集的也很成功。最初的《华严经》是由龙树菩萨从龙宫带回地球上来的。因此,后学有不少人误会《华严》是龙树菩萨讲的,这是不可能的:境界没有到达佛果位,菩萨众讲不出《华严经》的。释迦佛在定中讲完《华严》以后,华严会上有一位大龙菩萨负责结集整理《华严经》,集结好以后,将《华严》收藏在龙宫,后来经龙树菩萨之手流通在人间。
释迦佛讲《华严》,那是华藏世界的菩萨众迫切要听的。讲完《华严》以后,释迦还没有出定,原因是我们这里没有人请佛说法,佛如果出定就很尴尬了:佛陀问世就是为了说法,如果不说法,佛住世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佛不出定。这时候,五不还天的菩萨示现作人众,来到摩揭陀国菩提树下,请佛出定说法度化苦难众生,请求的很恳切,释迦佛就从定中出来了。
面对着茫茫人海,外道林立,人们根本不知道何为佛法,更不知晓六道之外还有四圣法界与佛境界,都在三界火宅苦苦挣扎,很可怜也很可恶,没有人愿意听佛讲说出轮回成圣道之事,在这种情况下,佛找谁去说法、谁是佛陀说法的当机者、佛又用那种方法开启大众的智慧? 这就有了佛教的阿含时。阿含是什么意思?佛说阿含的成就如何?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心经》讲记第一集,二0二四年六月十九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