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记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关于破除想阴烦恼,我们参考一个空字。佛门又叫作空门,缘于佛家是清净地、佛门以无事为庄严。诸佛出兴,建水月道场,作梦中佛事。空,就是清静无为、无名利财色、无六尘污染的清净心清净行。修行人一旦获得了这样的好境界,就叫作成佛了。
佛圣乘愿再来,虽然示现作跟众生一样,但佛圣永远处在清净慈悲智慧的纯正境界,没有生老病死的困扰与痛苦,超然物外,来去自由。既然佛给我们说了色受想行识、五阴烦恼是无中生有,没事找事,那佛就有破五阴的妙法。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好好跟佛学习,听佛教诲,如理如法的修行。
五阴烦恼给众生的伤害太大了,让我们从生到死惶惶不安,生活在大困惑当中劳苦奔波。明白了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的深理,果断的将财色名利、六尘烦恼放下,就转识成智,恢复了自性本具的清净自在。释迦佛住世当年,我们看到了,佛真正作到了清静无为,对这个世界没有需求,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也是为了给后学作示范。因此,天魔对佛无可奈何,恶人对佛也无可奈何,天魔与恶人最终都被佛感动,归依在佛陀座下作了佛弟子。
众生之间的矛盾纠纷来自嫉妒傲慢、争名夺利,佛圣则远离名利。正因为众生的脑子都装着名利是非,这个世界从来没有清净过、六道反复轮回,随着大众的名利心或淡或浓,时而地狱,时而天界,名利心是我们思想的毒瘤,不除不行的。
关于端正思想,转识成智,各家圣贤的理论方针都毫不例外,教学人诸恶不做,众善奉行,闭门常思己过,无事莫论他非,格物致知,淡泊名利,就这样朴素实际、通俗易懂。佛为什么鼓励我们在修行上一门深入、长时精进?就是为了清除思想上的污染,佛家叫作收摄乱心。思想上的污染就是想阴,除污染就是破想阴。
用持名念佛来说,我们持念阿弥陀佛圣号的的意图是什么?用阿弥陀佛圣号将起伏不定的名利是非,等等杂念替换过来,力挽狂澜,断掉污染源,其他84000方法也一样。这是佛家断烦恼的技巧。诸多方法当中,当数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求生极乐世界为第一。为什么这样说呢?阿弥陀佛圣号的意思是无量智慧、无量福德,换个说法,就是清净无为的纯正能量。
学人将心意识集中在阿弥陀佛圣号上,就开始禀赋阿弥陀佛的正气,名利是非、杀盗淫妄、六根尘染就不起作用,这个方法妙极了。而思想停止了污染,就自然朝着正的方向发展,这股力量是不可阻止的。念佛三昧,就是佛号压住了思想方面的反动性,很科学也很正确。平常,我们将闲话是非放下,也将不贴合实际的妄想放下,有时间就念佛,这不但修福而且修慧。
学佛,佛是福慧具足的大德,我们经常说:归依佛,两足尊,这个两足,就是福慧二具足。希望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幸福,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要掌握正确的理论与方法,要明白三善道是怎么来的,三恶道又是怎么来的,佛菩萨又是如何成就的。这个问题,佛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善感善,恶感恶。杀盗淫妄酒五恶,是轮回烦恼的根本。
《楞严经》上的清净明诲,佛不厌其烦的给阿难等人说:四心不除,尘不可出。四心,就是杀盗淫妄之心。佛没有说酒戒,缘于酒是一味中药,少量能治病,多饮就麻烦了。近来,有位佛弟子兼医务工作者作了一项调查,得出的结果触目惊心:长期饮酒的人淫欲大、寿命短!可见饮酒绝不是好事。其中好多位患者对她说:酒后淫欲炽盛,自己控制不了。即便持念佛号也压不下去。这是真话,酒能乱性,中国老百姓早就发现了这一麻烦,将贪杯者叫作酒色之徒,可见酒与色是蛇鼠同穴,孪生兄弟。
佛圣的戒律都是治病良药,说的很正确:五戒不持,无论用那个法门修行都如同煮沙求饭,修到什么时间都不会成就。运用在破五阴上也是一个道理。五蕴虽然分为色受想行识,看起来好像毫不相干,但破除它的理论方法都一样,修行起来并不复杂。一阴破了,其他诸阴同时跟着都破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照着自己的老办法继续深入下去,专精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不必要耗费精力另寻他法。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心经》讲记第十集,二0二四年六月二十八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