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记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关于离相,这是修行的终极目标,但我们要清楚自己的程度、用什么方法修行才能够达到断烦恼,成圣道,不能强硬的脱离现实生活,那样的话,不但修不出清净心,而且要走火入魔,白白送了命。而现实当中确实有不少这样的修行人:不自量力,学了大乘般若诸经以后死搬硬套,断了饮食,不眠不休,闹出了一身病,痛苦难忍,最后放弃修行,还俗了。
世间法所谓欲速则不达,自己是个饮食男女,凡夫俗子一个,不靠睡眠与饮食供给能量,生命就结束了,你用什么去成就!佛并没有说成佛是阿罗汉菩萨的事、凡夫众成佛无望,用三藏十二部反复讲说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兼收的道理,目的就让我们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离一切相,到极乐世界很快就办到了。
首先,在极乐世界修行,不需要饮食与睡眠,虽然百味饮食随时供养,但极乐世界的大众见色闻香,以意为食,不用吃,更不用睡眠,离了吃与睡的相;安住在凡圣同居土,离了三界的相;生在方便有余土,离了凡俗的相;上升实报庄严土,离了阿罗汉的相;回归常寂寞光净土,离了菩萨相与佛相,功夫要修到带业往生极乐世界,离相功夫,靠凡夫的一生办不到。释迦佛劝我们执持阿弥陀佛圣号与观想阿弥陀佛形象,将心意识集中在这里,与般若时所说的离相并不冲突。不要在这里听佛说离佛相,就竭力反对净土法门。
净土宗学人谤禅宗、禅宗学人谤净土,这样的修行众都没有清净心,谁也别笑谁!禅宗是高难度法门,阿罗汉与菩萨众能扛得起,凡夫众不行。禅宗的念佛一句漱口三日,就是当下离相当下成佛,我们试试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耐?明显没有,就不要硬充好汉。佛教传到中国以来,禅宗到六祖能大师这里就开始衰微了,净土宗的祖师几乎都是从禅宗转回念佛法门的。这些祖师大德都是古佛再来,锐敏的照察到禅宗已经不适应修行大众的根性了,勉强让大众修禅,只能功亏一篑,就赶紧劝导学人修易行道,不能执着于禅修,对于不愿放弃禅修的大众,则劝他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到了末法时期,开明的禅师都在自己的道场设有念佛堂,成就净土信众,不让佛法衰落下去。一味的执着自己所修的法门而诋毁其他法门,就是着相,不改这种态度,肯定修不出成绩来。我们更不能想入非非,求神通求感应,那样精神要失常的。
《金刚经》第六品,题目是正信希有分,正信,就是信佛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不信佛说就修不成佛果。希有,是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遇到佛教不容易。可目下,儒释道三家圣教对社会大众的影响越来越小,人们甚至认为这是迷信,跟不上时代,给大众宣传传统文化,人们都觉得落伍了,发展科学技术、多赚钱才符合时代的需要。真是这样吗?人类一旦离开了圣贤教育,距离集体灭亡就近了。我们在《楞严经》上学习到,佛说了世界的成住坏空,世界成就,是大众的善业所感,世界毁灭,则是大众的恶业所感。脱离了圣贤教育,人们什么恶业都敢造,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那有不毁灭的道理!圣贤教育什么时候都是社会大众的治病良药。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这个生实信,是真信切愿,将圣贤的教诲落实在生活当中。须菩提尊者问佛说,世尊,您让大众将佛相都离了,这算离干净了,但众生听到您这样说,他能实践吗!如此高深的教诲,弟子我担心大众参不透。尊者这样担心是有道理的。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前面探讨了不少,给大众将离相的道理讲清楚。离相就是看破放下,心里不装垃圾。人家打我、骂我、欺负我、冤枉我,圣贤莞尔一笑,随他去,这就是离相。逆境不嗔恨、顺境不贪心,也是离相。六度万行,三藏十二部,说来说去都是一个道理,佛对不同根性、不同兴趣、不同文化背景的大众随缘说法而已,终极目的是让大众断尽烦恼,恢复理性性。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金刚经》讲记第三十集,二0二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