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34集

慧利 2024年9月5日09:42:46
评论
125

《金刚经》讲记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六品经义,佛劝学人不要执着于佛法当中死搬硬套,要活活泼泼。劝我们命终之时,不但将世间法的牵缠舍放了,包括佛法都要舍掉,十念佛号求生极乐世界,不然的话,轮回就出不去,道业就成不了。这是佛圣的大实话,也是佛圣将千经万论浓缩为一句佛号的现实意义。平常,我们读经,研究诸经,要将这个道理参透彻,如若深信切愿求生极乐世界,这就是成佛的善根、福德、因缘具备了,如此就放下诸经,不要耽误念佛,诸经是累赘。
古大德说得好:读经不如持咒,持咒不如念佛,阿弥陀佛四字洪名随忙随闲念出,方便快捷,摄心的效果确实比经咒好。缘熟人不需要听经研经,师父劝他一句佛号念到底,他就真干起来,不疲不厌,不中途退堕,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直到命终。他们真正作到了法尚应舍、也舍掉了名利是非,五欲六尘。如果人人都有这样的根性,佛要说一部大藏经吗?不必要,大家都在老实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没有人愿意听,佛也就不说了。
因缘生法,佛说法完全是众生的需求。那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如何说法?这些专精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阿弥陀佛不打扰他,不给他说其他的内容,就鼓励他一句佛号老实念到底,这些人念着念着,身心世界归为清净,清净到没有了极乐世界也没有娑婆世界、没有了阿弥陀佛也没有众生,跟虚空一样,平等包容万法,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度化众生的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跟释迦佛一样。
无得无说分,这是佛圣的湛然胸次,对名利是非断的干干净净。世间人写个字,下面还要盖上印章题上名,做点善事,总要让人知道,佛圣则不然。所谓善为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极恶。中国老百姓常说的积阴德,阴德是什么意思?就是佛圣淡泊名利的清净心。修行功夫是自己的,心不清净就有苦受,嘴上不说,心里贪求名利,精神上的痛苦就来了。
无得,是释迦佛来到这个世界没有自己私利,无求;无说,是佛圣信而好古、述而不作,重复了古佛的说教而已。无论前佛后佛,成佛迟早,到了佛果位,福德智慧就圆满了,佛佛道同,前佛不否认后佛的说教,后佛不推翻前佛的说教,都是一家子,思想境界同样圆熟,说出的法就一样。我们在《法华经》上看到,多宝如来从古塔复活,亲口印证了释迦佛一世所说的诸法都是正确的。《法华经》是佛对自己一生说法的总结报告,无说,是佛不居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这是佛考验须菩提、也考验提示在场的修行众。须菩提是解空第一人,他空在舍掉了世俗的利益,也放下了所知障。佛说般若的时候,尊者已经开始专精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了,要不然的话,他就称不上是解空第一人。佛一世说法的目的,就是让上中下三根学人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顺利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成佛的大事就办妥了。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中文意思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即圆满的佛果位。佛执着自己是佛吗?没有。如果执着自己已经是佛,他就定格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上,放不佛的大架子,就不能随缘度化一切众生了。而佛圣度化众生不拘一格,应以佛身得度则显佛身,应以菩萨身得度则显菩萨身,应以乞丐淫女身得度,佛也显同类身,这就是不执着佛身的灵活机动。
一旦执着在佛相当中,这尊佛也就毁了。但佛是将烦恼习气断尽的大智者,他什么相都不执着,因为佛就无相,所谓的相是恒顺众暂时示现的。在3000年前的古印度,释迦佛以佛身度化众生的机缘成熟了,古佛们都纷纷示现作菩萨、阿罗汉、声闻,缘觉,还有1250常随众、十六国王与给孤独等大臣、奴隶、淫女乃至邪魔外道,共同成就缘熟大众的功德。这个话,说起来很长,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金刚经》讲记第三十四集,二0二四年八月三十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