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58集

慧利 2024年9月28日14:14:10
评论
174

《金刚经》讲记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现目下,我们能参透《金刚经》吗?不能。那是不是够不上第一希有?也不是。关于参学般若诸经与释迦佛五时所说的一切经,释迦佛不但旗帜鲜明,诸菩萨众也旗帜鲜明,后来的大德也补充说明了如何于当生当世了脱生死,只是学人粗心大意没有注意到而已。释迦佛五时说法循序渐进,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将大众往极乐世界导归。诸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都以劝学人往生极乐世界为要务,后来的大德亦复如是。 经中之王的《华严》,圆满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文殊普贤观音势至都是古佛再来,释迦佛不过重复前佛的说教罢了。佛法传到中国的时候,是释迦佛的像法时期、佛入灭以后第二个一千年,禅风正盛,大德高僧都恒顺众生修禅,所依据的是般若诸经。《心经》,《金刚经》在中国流传很广,禅门修行成就者也不少。 但是,到了唐王朝初期,禅宗明显不适合大众修行了:大众修禅感到很吃力。净宗初祖慧远大师结社于庐山,开办了净土法门,后来的成就远远超越了根深蒂固的禅宗,创下了佛教史上的奇迹。慧远大师的恩师是著名的禅宗大德澄观大师,远公参习诸经,禅定功夫很深,是澄公的上座弟子。正因为他有甚深定功,锐敏的观察到净土一法能治百病、三根普被、利钝兼收、适合于一切大众修行。 澄观大师很赞同他的观点,也深深为中国的修行众庆幸:大众有救了!大德早就看出了玄机,欲要宣扬净土,无奈学人的善根福德因缘不熟,他不能讲说而已。因此,澄观大师对弟子慧远大加赞赏,放下了门户之见,鼓励弟子宣说净土。澄观精通经论,深知佛教在印度衰微的原因:就是像法与末法交界之际,净土宗没有及时跟上,大众的根性不适合修禅,净土宗未上规模,导致了后学无法修行,佛法出现了断层。 澄公慧眼独具,是他亲眼看到修禅者成就越来越少、越来越难,大家硬撑着不肯改换门庭。事实证明,远公大师的东林祖庭,123人念佛修行,123人全部成就,打破中国佛教史上的记录!禅宗,在六祖大师座下得度的人最多,六祖座下学人不计其数,但成就者仅仅40人左右,而东林祖庭百分百成就,在当时震动了整个佛教界,学人纷纷转学净土。《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先后流传开,其影响不亚于《心经》与《金刚经》。 人们慢慢的发现,这个法门出力少,成就高,不影响工作与生活,在家出家都易成就,禅宗随之被逐渐淘汰,衰弱下去。《大集经》上,佛说的很明白: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佛教传到中国的两千年时间,验证了佛的先见之明。释迦佛是过来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众生的根性很清楚。虽然说正法与像法时期大众持戒修禅能成就,这个成就有多大?绝大多数成就者证个小乘果位,距离佛果还很远很远!我们前面探讨过的三大阿僧祇劫已经说得够明白,这跟净土根本不能比。 这样说,不是净土学人的偏见,是实事求是。下下品,造作了五逆十恶大罪的人,临终十念佛号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其成就在未去极乐世界的等觉菩萨之前!如此显著的成效,释迦祖师亲口说出,参透的学人有几个?从汉明帝元年到初唐时期,大约五、六百年时间,禅风就弱下来,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大众的机缘如是。 佛说自己没说一个字,就是没有自己的意思,众生需要什么理论方法,佛就说什么,灵活机动,以开启众生的智慧为准则。现在,禅宗几乎成为学人的记忆,虽然中国还有不少禅修道场,但基本上不伦不类,大多数学人都是念佛的,开明的禅师就顺缘设办了念佛堂。随着时间的推移,念佛代替了禅修,净土宗蔚然成风。 而净土宗经历了十三位祖师以后,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熟知的法门:家家知弥陀,户户晓观音,人人求生极乐世界,中国老百姓都知道。后学大德注说般若诸经,都异口同声的指出,学在般若,行在弥陀,让学人了解般若智慧,看破,放下,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带业往生极乐世界,比证个菩萨、阿罗汉的成就高出了无量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能参透这个妙理,正是须菩提尊者说的那样: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迷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金刚经》讲五十八集,二0二四年九月二十六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