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111集

慧利 2024年11月28日15:00:04
评论
89

金刚经讲记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参透一合理相分,修行人就要视他人如自己,事实证明他人就是自己!这个道理太简单:如果这个世界没有我,一切人事物都形同虚设。正因为有了我,接下来就有了一切人、一切物,这不是我心显识变的是什么!佛处在一合相,度化众生随缘显身,他明白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只说付出不求回报,将众之苦当成他的苦,与众生和光同尘,示现在十法界任何一处,不歧视一个众生,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佛而觉得尊贵,也没有因为众生是博地凡夫而产生分别。这就是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而众生分别、执着你是你、我是我,互相倾轧,绝不给对方留余地。佛陀总结出众生的三大烦恼,即见思、尘沙、无明,也就是执着、分别、妄想,这三大烦恼将一合相分裂为六根,再分裂为万象,自己被假相迷在中间认假为真,画地为牢,制造了无量对立面,方位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六方,限制了行动的方便,人事上重重对立,限制了工作能力的发挥,处处是障碍。这些障碍,人们试图突破,能突破吗?没有佛圣的指导,人们越挣扎越纠缠的紧固。 世间的思想界,迄今为止解不开生死之谜,对生死的认识也极为片面,认为人只有一生,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这就等于鼓励大众为所欲为,犯再大的罪业,死了以后一笔勾销;科学方面,各国都在造先进武器征服他国,征服得了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你征服弱小国家,后面就有敌人征服你,谁都不是这个世界的老几,风水轮流转! 《庄子·杂篇·列御寇》,圣人说,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这个巧者与智者是什么人?喜欢玩小聪明、用心机的人,这个无能者又是什么人:大智若愚者。自身陷在尘网当中不求出要,反倒追名逐利,还到处玄耀自己能干!殊不知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世人那个不是这样?机关算尽太聪明,最终将自己算进了三恶道。佛圣的高度智慧就是仁爱,用慈悲仁爱化解一切怨恨,将大规模的战争、屠杀、等等罪行用五戒解开: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酒,如此修为,能解决一切冤业。 当我们被味尘所惑,想吃众生肉的时候,想想佛说的一合相,想想我被杀时的痛苦,就对动物产生了慈爱,味尘就消失了。如果还是控制不住,那就持念阿弥陀佛圣号,这个办法很灵验。阿弥陀佛圣号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一合相。念佛就是念自性,念到无人我是非,一切对立,就恢复了一合相,一合相就是佛境界。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这是须菩提尊者悟出来的新境界:微尘众生非众生,佛为说法方便强名为众生,那大千世界在佛眼中是什么?尊者说:非世界,是名世界。大千世界也是佛圣说法的方便,佛永远处在一合相常寂光净土。 当年,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时候,有位农夫看到佛坐在冰冷的地面上,就把自己挑的草给佛当座垫,人间普通凡夫看到佛坐在草上,但天人看到的是金刚宝座。维次空间不一样,所见就不一样。同样的道理,一条大江,天人看上去是金银七宝,人众看上去是浩浩流水,鱼虾看上去是气雾,鬼道众生看上去是猛火,到底谁看得对、依那家的标准定位?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众生一条心。 同在人间,人类为金银财宝争得你死我活,畜牲理都不理它!我们试试看,给一头牛堆满金银财宝,牛要它干什么?牛就希望有新鲜的草料饱腹。同一件东西,众生的价值观不一样,有的需要它,有的厌弃它。到底谁是对的、什么东西是好的?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众生的心天上的云。各自所造的业力不同,身相变了,维次空间变了,前世费尽心机拥有的都成为梦幻泡影!

【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佛圣的境界不生不灭,看一切世界都是虚幻不实的,佛圣不贪恋任何一道,也不贪恋名利、不执着是非。这就是佛圣度化众生来去自由的真功夫,缘于佛圣认清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金刚经》讲记第一百一十一集,二0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