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112集

慧利 2024年11月28日15:00:41
评论
118

金刚经讲记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佛法未传到中国之前,古圣先贤就提倡世界大同、和合共生。佛说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我们试想,如果不依众靠众,一个人能单独生存下去吗!不但人众如是,动物界也一样,包括植物也是群落的生存方式。我们残害他人、发动战争、杀害动物、破坏植被,这就是狮子虫吃狮子肉,自毁前程,佛说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目的就是消弥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事与事之间的对立,对立就是佛家所说的边见,有对立就有障碍。我们将所有的对立都解除掉,不就四通八达了吗! 佛处在常寂光、一合相,佛没有任何对立,这不很容易参透吗!鉴别一个修行人有无修行功夫,就看这个人的心地是否清净,这个人温和善良,与人无争,于世无求,精严持戒,勤奋用功,他必定不同凡响,他超脱轮回有望。任何人必须给自己拓开向前的道路,现实逼着我们要看破、放下,断贪嗔痴,修戒定慧。凡是归依佛门的人,是什么缘分让它来的?都是五苦所逼,佛并没有强迫谁来听经学教。 苦又是怎么来的?自己制造的。苦难积累到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他来求佛、向佛问办法,就是他自愿接受佛陀教诲的时候。我们看看释迦佛座下的1250常随众,都是自觉自愿归依佛祖的,空门开辟,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五戒十善,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是每个众生脱苦的必经之路。谁不修持,谁就继续受苦。

佛接着说:【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佛上面说一合相,这里又说一合相非一合相,是什么意思:离语言相,离文字相。佛说了个一合相,大众又去找那个一合相,结果,能找到的都不是一合相,是虚妄相。一合相是找不到的,成佛的境界就是一合相,烦恼断尽,回归自性就是见到一合相!佛说般若度化大众,看看艰难不艰难,众生食有不化,食空不化。说一合相起迷,不说一合相又参不透。 佛提示大众不要执着语言文字相,意思参透了就好。关于修行到底是难是易,有两位大善知识互相探讨修行之事,一位说: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另一位说,也不易,也不难,饥来吃饭困来眠。我们从这这里参悟到什么:会修的,处理好日常事务,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随忙随闲一句阿弥陀佛圣号摄心正念,自度度他,处处发挥正能量;不会修的,盲修瞎练,又是到处参访大德,一年到头跑得不停;又是辟谷断食,饿得面黄肌瘦,气息奄奄;或者一个人钻在野兽出没的山洞去用功,最后生存不下去活活冻死饿死,修得千奇百怪,成绩一点没有。 我刚接触佛法的时候,就差点被人蒙蔽了:有人劝我去归依西藏活佛,那活佛有神通有感应,灵得不得了!睡觉睡在钉床上,还不吃不喝,等等,神乎其神。幸亏遇到净老讲经说法,我才得救。真正的如法道场,里面都是正常的生活、正常的用功。寺院的五堂功课,就包括吃饭睡觉,举手投足,处处都是修行。佛圣度那一道的众生都运用自如,让大众心服口服。 修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修行,学习佛圣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但不染尘恼,这样随缘应变,成佛之前如此修,成佛之后如此行,这样做,根本不累,如同大德说的那样:也不易,也不难,饥来吃饭困来眠。说不易,是处处检点约束自己,不与社会大众同流合污,说不难,灵活机动,闯过道道难关,每过一关,修行功夫就增上一重。不经考试,学生如何功夫增进! 如此,我们面对顺逆境界都一团和气,知道那是大菩萨来考试我了,我从容对答就是。这个世界上绝无吃亏占便宜的事,佛家的忍让功夫,是教学人福慧双修,不是教我们吃亏的。看得破,忍得过,心地无私天地宽,走到那里都和气一团、畅通无阻,有什么一合相、非一合相呢!

佛说:【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佛说一合相,是随顺凡夫的分别、执着而说,其实。佛境界根本没有对立,那来佛与众生、一合相、非一合相!一合理相分就探讨到这里,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金刚经》讲记第一百一十二集,二0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