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卷一 方便品
【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难解之法。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今者、四众咸皆有疑。惟愿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殷勤称叹甚深微妙难解之法。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慧日大圣尊, 久乃说是法, 自说得如是 力无畏三昧、禅定解脱等, 不可思议法。 道场所得法, 无能发问者。我意难可测, 亦无能问者。 无问而自说, 称叹所行道,智慧甚微妙, 诸佛之所得。 无漏诸罗汉、 及求涅槃者,今皆堕疑网, 佛何故说是。 其求缘觉者、 比丘比丘尼、诸天龙鬼神、 及乾闼婆等, 相视怀犹豫, 瞻仰两足尊,是事为云何, 愿佛为解说。 于诸声闻众, 佛说我第一。】
修行,忌讳的是杂修、乱修,释迦佛座下的舍利佛、目建连,都是佛的积极拥护者,这些人一辈子就跟定一位师父,就听一位师父的教诲,专精一门,不杂修。他们证果的速度之快超乎所有人。舍利弗的智慧之所以高,是他心里不存杂念,不收垃圾,保持清净无染的境界,因此,他处理问题理智而周到。佛住世当年,经常有婆罗门教徒与邪教组织为难佛,舍利佛都能出面摆平。跟一位师父一条路,跟两位师父两条路,如若跟三个师父、四个师父,这个人就毁了。 我本人修学三十年,就听净老一人讲说。其他法师讲的好不好,我不予评论,因为我就没有听他讲说。在中国佛教现代史上,净老法师首屈一指。我这样评价老法师,不是偏心,而是与无数古大德相比较,净老法师将佛教的深意说得更透彻、更深入人心、更容易让人接受,一语道破净土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一法出类拔萃,三根普被、利钝兼收。 事实胜于雄辩,近年来修出大成就的出家、在家四众,都是念佛走的,都是闻听净老说教深受法益,我们还有什么怀疑的!阿弥陀佛四字洪名,就是佛果位上的境界:阿弥陀佛,译作中文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光表智慧,寿表福德,佛果位上的境界不就是这样吗!如此,我们将身心世界依靠在阿弥陀佛圣号上,不就跟一切诸佛一样了吗!掌握了释迦祖师说法的核要,就是测透了佛的智慧。 大众同修如果不加杂名利是非,安住念佛,这个人的境界也是一切诸菩萨众难以猜测的。虽然修行众不少,但有几个人死心塌地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不要说凡夫众,大阿罗汉、大菩萨,不愿意求生极乐世界者占绝大多数!正因为没参透这一妙法,他们没有能力度化一切有缘,自己也停留在现有的修学位次上举步维艰。 我们用事实说话:在《观无量寿经》上,佛说的清楚,下下品往生极乐世界者,花开见佛仅需十一劫!而从证到初果须陀桓算起,不求生极乐世界、靠自力法门修行者,进修到佛果位,最少得三大阿僧祇劫!这且不说,就算等觉菩萨,他距离成佛近在咫尺,如若不发愿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近在咫尺的距离,他也要千万劫的时间断尽烦恼习气,其成就远远落在往生极乐世界的凡夫众后面!参不透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妙法,就到不了佛果位,就不能善巧方便度化三根大众,这个道理人人能参透,何劳冥思苦想佛境界呢。
【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看到大众困惑难解、疑虑重重,他心里有数的:大众对佛说的参不透。佛住世当年,四众参不透的地方可以问佛,佛如今不住世了,我们难道就止步不前了吗!佛不住世,佛的遗教在、历代祖师大德的文献在、眼前修行成功的真人真事在,这一切都足够我们解开迷团:照着人家的成功经验修学就是了。
【世尊,何因何缘,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释迦祖师教化众生的第一方便是什么?这个问题能难倒大多数人!有的是修行了一辈子的名僧,有的是锋芒毕露的初学,有的是通儒禅客、满腹学问的知名人士,他的修学功夫到底有多深,如果这个问题将他难倒了,就说明他还没有通,他还在山根寻找登山的路。 我们这里直截了当不转弯的说,佛教的第一方便,就是持戒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将意思说得扎实点,长远点,佛在《无量寿经》上给我们交代过了:即便佛法灭了,这句阿弥陀佛圣号经久不息,留在世间照样度化众生,这简直方便到家了!可为什么大多数人回答不上来?可见大众的善根、福德、因缘差的太远,盲修瞎练一辈子,最后仍然未出轮回,一次生死交替,从头再来,太辛苦。 生生世世靠自力法门修行,从无始劫到现在突破不了六道轮回的瓶颈,如何参得透如来智慧!自以为是,靠自力法门累死累活的修,修不出个名堂来!这个血的教训,希望有缘同修都记在心里。
【甚深微妙、难解之法】,佛法不难解,难在学人不愿听善知识讲说。净老法师苦口婆心说法这些年法,磨破嘴皮劝大众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听进去的人有几个? 这不就跟法华会上的大众一样吗!真正参透这一妙理的修行人,人家根本不参加这个法会、跑那个道场,早就老实作功夫去了。剩余下这些半瓶子醋,问问问,问的不停点、疑得一塌糊涂,修不成就,还怪佛说法不灵。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法华经》讲记第三十三集,二0二五年二月十七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