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卷一 方便品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慧日大圣尊, 久乃说是法, 自说得如是 力无畏三昧、禅定解脱等, 不可思议法。 道场所得法, 无能发问者。我意难可测, 亦无能问者。 无问而自说, 称叹所行道,智慧甚微妙, 诸佛之所得。 无漏诸罗汉、 及求涅槃者,今皆堕疑网, 佛何故说是。 其求缘觉者、 比丘比丘尼、诸天龙鬼神、 及乾闼婆等, 相视怀犹豫, 瞻仰两足尊,是事为云何, 愿佛为解说。 于诸声闻众, 佛说我第一。】
【慧日大圣尊】,就是释迦佛、一切诸佛。慧日,表佛的大智慧跟太阳一样,无处不照。
【无问而自说, 称叹所行道】,在佛所说的诸法当中,大众最熟悉的《阿弥陀经》,是释迦佛无问自说的,当机者正是舍利弗尊者。
【道场所得法, 无能发问者】,佛无问自说阿弥陀经,劝大众求生极乐世界,历代大德评价说,这是释迦祖师的彻底悲心。 现代大德总结了释迦佛一世所说之法:《华严》是经王,《阿弥陀经》与《无量寿经》是浓缩的《华严》,阿弥陀佛圣号是华严的精髓,这就将佛法完全贯通了。法华一会的大众参不透佛境界,这位现代大德参透了。
【是事为云何, 愿佛为解说】,释迦祖师已经入灭三千年了,我们今天复讲【法华】,如果不将这个难题解释给大众,等于搞热闹。
【我今自于智、 疑惑不能了, 为是究竟法, 为是所行道。佛口所生子, 合掌瞻仰待, 愿出微妙音, 时为如实说。诸天龙神等, 其数如恒沙, 求佛诸菩萨, 大数有八万,又诸万亿国、 转轮圣王至, 合掌以敬心, 欲闻具足道。】 佛说舍利弗是智慧第一,尊者早就参透了佛法大意,请佛说法,是替大众求请。
那我们看释迦佛如何答复舍利弗: 【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 这是佛第二次说止,原因是大众听法的机缘不熟,过早说出来,不但无益,反倒有害。
【诸天、及人、皆当惊疑】 这事我们见的太多了,给一般人说六道轮回,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神识不灭等等,人家不是耻笑,就是觉的你精神出了问题,根本起不到教化众生的作用。这种情况下,不说最好。
佛不开口说法,舍利弗继续请求: 【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所以者何。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慧明了,闻佛所说,则能敬信。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法王无上尊, 惟说愿勿虑。 是会无量众, 有能敬信者。】 佛不说法肯定有原因,绝不是摆架子,因为听众当中有缘不熟者。舍利弗猜到了佛不说法的原因,对佛解释说:世尊,您看看,前来闻法的都是修学程度很高的大众,他们无量劫前跟随无量诸佛修行,智慧高深,距离成就仅差一点功夫,他们肯定会认真听您讲说。
但释迦佛没有恒顺他当即开讲: 【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尔时世尊重说偈言:止止不须说, 我法妙难思, 诸增上慢者, 闻必不敬信。】 这是佛第三次说止。释迦佛对舍利弗说,机缘不成熟,说之无益有害,你何必这样着急呢!对缘不熟的人说法,他不是大惊小怪,就是以讹传讹,歪曲如来说教,误导后学,造下罪业,适得其反。释迦佛每会说法,对于座下大众修到何等程度,心里都有数。法华会上来了些什么人,佛当然也知道。佛说法的目的是为了让大众离苦得乐,绝不让众生因此添苦。
【增上慢比丘】,是比佛还能的修行人!这种人我年轻时见过:他刚进佛门,八字没一撇,就要下地狱度众生。我在旁边念佛,他把我批判得体无完肤:又是骂我逃避现实,又是骂我没有知识,又是骂我误导大众,挑拨寺院的老和尚赶我走。遗憾的是,修了一辈子的老和尚,还是净土学人,年事八十三岁,就听信了这个人的话,对我一句佛号念到底很反感,害怕我将大众都引成净土专修的学人,将我赶走了。 我走以后,大约半年以后,老和尚的恶报来了:死的很惨。那位发愿下地狱度众生的出家人后来如何,我就没有时间追根问底了,我就担心他下地狱以后不但度不了众生,反倒从地狱出不来。佛心慈悲,怎么忍心看着众生因他说法而受害呢!三次回绝舍利弗请法,我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可舍利弗尊者穷追不舍,第三次请法: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今此会中,如我等比丘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长夜安隐,多所饶益。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无上两足尊, 愿说第一法, 我为佛长子, 惟垂分别说。是会无量众, 能敬信此法, 佛已曾世世, 教化如是等,皆一心合掌, 欲听受佛语。 我等千二百、 及余求佛者,愿为此众故, 惟垂分别说。 是等闻此法, 则生大欢喜。】 舍利弗对佛说:世尊,我承认前来闻法者有一部分人缘不熟,但这事永远摆不平,您不能因为缘不熟的人在场,就将缘熟人闻法的机缘耽误了!他们迫切希望增进智慧,望眼欲穿希望您说法解决心中疑惑,您怎么忍心让他们继续等待呢!
【长夜安隐】的长夜,就是未成佛之前,隐,通稳。凡夫众有重烦恼,不得安稳,菩萨与阿罗汉有轻烦恼,也不得安稳。这次,释迦佛是保持沉默呢,还是开口说法?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法华经》讲记第三十四集,二0二五年二月十八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