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卷一 方便品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听,当为汝说。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
法会当中有人退席、捣乱,这很不好,对讲经法师是不小的打击。但佛看得长远:退席者也罢,干扰者也罢,都影响不了佛圣说法度众的决心。佛对大众说:我讲经说法,并不希望搞排场,外表热闹而内部空虚,度一个算一个,功夫做到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没有什么能影响我讲经说法。
【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枝叶,是加杂,佛教队伍混进了争名夺利者;贞实,即纯真无杂。退席者,都是道心不坚定者,他们经不起考验,自然被淘汰出局。修行,是大浪淘沙,开始人数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人退转不修了,可留下来的都是精英、当生成就者。 我年轻时修行,念佛队伍一长串,清一色念佛修净土,大家热情很高。几十年过去以后,再回首看昔日的同修大众,有人改修禅宗与密宗、有人改学基督教、有人干脆退心,停止了修学,恢复到原来不修的原状。坚持不懈专精念佛者,留下来的不多。正是佛所说的那样,修道者众,悟道者寡;鲤鱼新产子,菩萨初发心,成活下来的是极少数。 修行要发长远心,戒律要严持,不能半途而废。增上慢们走了以后,佛说这是好事,佛教队伍清纯了。印老住世当年是不主张建大道场的,主张二十人的小道场。道场小不要紧,住众都成就了,这个道场就不得了。道场再大、住众再多,里面乱哄哄的没有道风,一个成就的都没有,有什么意思?道场大,开销就大,经济压力大,修行人整天操心怎么搞到钱,心不在道上,自然修不出成绩。佛是大智慧者,一切随缘,万事从容。
【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这是捣乱的走了,法会更清净。
【佛告舍利弗: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昙钵华,就是昙花,花开到花谢仅仅几秒钟。因此,世间法用昙花一现形容事物的暂短。有人将摄像机对准昙花录下了这一事实。佛兴世说法,就跟昙花开放一样难遇到。漫漫时劫,有佛时短,无佛时长。只有缘熟者能抓住机会,舍利弗等众是缘熟者。佛不说法,靠我们去猜测如何脱苦,猜不出来的。佛问世说法,大事因缘是解决众生的生死之苦,成就大众烦恼断尽,证得佛果。佛知见,就是佛圣的教诲。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 我们探讨这个一佛乘故,这个乘,就是大众平常挂在口上的大乘、小乘,给佛法分级别:某部经是大乘、某部经是小乘。我不这样认为,佛说法平等,没有大小乘之分,从始至终都劝学人断恶修善,去妄归真,有什么大乘与小乘?
佛也是这样告诉我们:【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 一佛乘,就是诸法平等;余乘,若二、若三,是众生分别出来的大乘、小乘。
释迦佛进一步告诉我们:【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这是诸佛说法平等,一尊佛所说的,就是一切佛所说的,佛境界平等,后佛不否定前佛的说教。释迦佛说的诸法,弥勒菩萨成佛以后,也只是复讲了释迦佛的说教而已,不会标新立异的。
【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一切种智,就是圆满佛果位。释迦佛肯定的说,听任何一尊佛说法、依靠任何一个法门、一部经,都能成就佛果。不要好高骛远,认为还有那尊佛比我释迦摩尼说得更精彩。许许多多的修行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总认为跟的佛越多越好,参访的善知识越多越好,一辈子跑得不停点,蹉跎了岁月,浪费了精力。修行人的大定功是一门深入,三十年不下山,安住一处。 前面有车,后面有辙,祖师大德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为什么不学人家的成功经验呢。越跑心越乱;接触的人越多,越没有主见:甲让你修禅,乙让你修密,这还是好的,搞不好落在骗子邪师手里,那个麻烦就大了。久走黑路必定遇鬼,慕名去参访名气大的修行人,殊不知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骗子最善于打知名度包装自己。老老实实待在一处精进念佛,成就远远超过了一切人,这是给大众同修敲警钟,人人都要牢记在心。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法华经》讲记第三十六集,二0二五年二月二十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