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卷一 方便品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一佛乘,就是佛境界。佛所说的一切法都是劝众生烦恼断尽,回归佛果。这段经文,是不是印证了我们前面解释的没有错?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所说的都一样!这是释迦佛不但总结了自己一生说法的秘要,也总结了一切诸佛说法的秘要,法华的精华就在这里,智慧高的人根本不需要往下看了,嫌浪费时间!既然三世诸佛说的都一样,我何不抓住一句佛号念到底、名来斩名,利来斩利、五欲来斩五欲,六尘来斩六尘、斩尽三途六道十八界,回归一真法界呢!讲说法华,如果不将大众劝归到专精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我们讲个什么名堂?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一,是圆满,完整;二,是分歧;这个三,是你我他。道家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生无量信息,十法界是众生的烦恼变现出来的,烦恼完全转为智慧德能,十法界自然消失。佛说,十方世界在佛境界当中是完整的,没有彼此之分;众生,在佛慧眼看来都是佛,如此,佛说的法那有大乘与小乘之分呢!有大乘小乘之分的是凡夫的心意识,佛不这样认为。
【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佛境界清净无染,五浊恶世对佛来说是清净境界,对凡夫众就是大苦大难了。我们看到,释迦佛三千年前示现在这里,真是一尘不染!降生在王宫,荣华富贵与无上权力污染不了他,财色名利污染不了他,正因为五浊恶世污染不了佛,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佛了。我们总是抱怨修学环境不好,说到底还是自己心地不清净。
有一位老居士,八十九岁了,专精念佛不疲不厌,有人问她,五浊恶世太辛苦,你一把高龄了,住这里干什么,赶快往生极乐世界去!老居士不慌不忙的说:我现在就住在极乐世界、还要煞费心机去找极乐世界吗?心净则佛土净!这是她老人家的真话。她整天一串佛珠,闲事不问,闲话不说,沉浸在阿弥陀佛圣号大光明当中,那来的五浊恶世? 劫浊的这个劫,是有情世界的成住坏空,一大劫的时长,一个世界就走完了程序:世界的成就,是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住,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空,跟人的生老病死一样。大象无形,我们的寿命太短,没有看到事实真相而已,佛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说的就是这回事。 世界尚有成住坏空,我们还希望长生不老,那可能呢!
秦始皇这个人,说聪明也很聪明,说糊涂也确实一塌糊涂,他一边异想天开找不老方药,一边给自己修建豪华墓寝,自相矛盾,不是笨蛋是什么?就冲他砍伐九疑山竹、掘散舜帝灵寝、侮辱先圣这件事,他那能长生呢!世界的成与住,是众生的善业所感,而世界的坏与空,是众生好日子过得不耐烦了,贪欲膨胀,最终毁灭了赖以生存的世界,劫难是这样来的。 目下不正在打仗吗?我们看看现代化的杀伤武器害怕不害怕:全世界各国储存的核武,一旦投入使用,毁灭全人类绰绰有余!从这一点,就能深深体会到劫浊意味着什么,还用佛怎么说吗!我们都是凡夫众,避越劫浊的妙法有没有?
当然有!佛在三千年前就苦口婆心的劝我们移民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去,为什么大众不听佛的劝告呢!极乐世界没有劫浊,更没有生老病死,从往生到成佛,中间没有任何坎坷,一帆风顺。这是佛济度大众最方便的妙法,我们如法修行,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超越了五浊恶世。 烦恼浊,是三界众生生于烦恼、死于烦恼。三途六道,天上人间,都在酬尝业债,如何不烦恼呢!生老病死是烦恼,爱别离是烦恼,怨憎会是烦恼,五阴炽盛是烦恼,而这些烦恼层层叠叠包围着每一个众生,谁曾快乐过? 众生遭遇在一起是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那个众生不造杀盗淫妄业、不受被杀被盗被淫被妄的恶报!这就是烦恼浊的根本。要解脱烦恼浊,就严持五戒,广结善缘,除此,别无他法。众生浊、见浊、命浊,又是什么意思呢?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法华经》讲记第三十七集,二0二五年二月二十一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