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卷一 方便品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
我们再探讨众生浊,众生,是大众遭遇在一起生活、工作,同舟共济。既然如此,佛为什么说众生浊呢?这个浊,是人我是非,恩怨情仇,大众之间的诸多不和谐,矛盾纠纷重重。个人之间的矛盾解决不了,引发争吵打闹,甚至一个杀害一个;集体之间的不和谐,则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生灵涂炭。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每一页都是用鲜血写成的,人与人之间永远达不到和谐统一,弱肉强食,这是大众都看到的。
佛圣处在众生浊中,就是为了调和众生浊为众生互爱、消弥人间的仇恨与杀戮,从深层次剖析了矛盾是非的起缘,教大众忍让。现在的矛盾不是偶然的,是过去生中未曾化解的怨业,今世遭遇在一起继续发作,解决的办法是让过对方,宿怨就化解了。
从表面现象看,这个人今生今世很无辜,别人有意欺负他,但追索到前世,还是他欺负了人家,欠下了怨债,今生人家强,反过来欺负他。明白其中因果的人绝不再续造新业,忍对方,让对方,他讨够了债,心平气和了,两个人就成了好朋友,众生浊就转为众生之间的互帮互助,这就是佛圣说法的效果,佛所到处无不吉祥。
见浊,是众生的知见不正,将错为对。世间人杀盗淫妄,有的众生受法律保护,有的众生不受法律保护,人们认为杀它是正常的。人杀人,法律保护;人杀动物、吃动物肉,这法律不保护,还支持,等等,与佛圣的不杀不盗不淫不妄相反。
佛给我们一语道破,轮回的根本是杀盗淫妄,此四心不除,尘不可出,未曾受过法化的人如何知道?人们根本就不相信有六道轮回,更不相信出轮回的妙理,这就是众生的见浊,看错了,也做错了,一错到底,从无始劫轮回到现在,无休无止。佛教我们断杀盗淫妄,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就是超越轮回的最妙法。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还普遍的认为人只有一生,没有前生与来世,正因为认识上的不正确,人类肆意发动战争,盲目的发展高科技,这是竭泽而渔,毁灭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最后导致全人类灭亡,这就是见浊引发的严重后果,是人人都要警策的。
命浊,一是人的寿命短促,二是人的命运坎坷。说寿命短促,一生匆匆而过,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生活,大限就到了。很多事情尚未完成,带着无限遗憾离开了人世。说命运坎坷,人生,绝少有一帆风顺者,不是有这样烦恼就是有那样烦恼,从生到死烦恼无尽,劳苦奔波,拼死拼活,精疲力尽,这就是每个人的命浊:人生难逢开口笑!
为什么人的命运这样不好?随业流转,不知道改命的妙法。学佛修行,就是改命浊为命好。不杀生,长寿;不偷盗,富足;不邪淫,人人尊敬,等等,能够规范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身不做恶,口不言恶,意不思恶,命运就自然转好了。五浊恶世,说到底还是众生的恶业所招感,转恶为善,五浊恶世就成为极乐世界。
【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释迦佛对舍利弗尊者说:因为众生的烦恼太深,分别、执着心太强烈,给我们一步到位说般若,说法华,大众接受不了,佛就说阿含,说方等,基础打好以后,让学人循序渐进,并不是佛说法有三乘,迟迟不给大众说当下成佛的妙法。
其实,释迦佛五时说法都不忘劝说大众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大乘当中的大乘、了义当中的了义,只是学人没有发现而已。上中下三根学人只要悟出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妙法,专精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成佛就在当下,这是一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经文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佛怎么没有说当下成佛的妙法呢!
劫浊乱时,众生垢重,这是社会越发展,人心越浊乱,一代不如一代,逐渐走向毁灭。众生垢重的这个垢,就是杀盗淫妄诸恶业加重,佛处在这样的环境度化众生困难重重:给大众说法深了,人们无法参透,说浅了,闻法者又觉得无意义。释迦佛说法的善巧方便,开始说因果报应,最后说诸法皆空,没有前面就没有后面,前面与后面一样重要。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法华经》讲记第三十八集,二0二五年二月二十三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