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卷三 化城喻品
【尔时东方五百万亿诸国土中、梵天宫殿,光明照曜,倍于常明。诸梵天王、各作是念:今者宫殿光明,昔所未有。以何因缘、而现此相?是时诸梵天王、即各相诣,共议此事。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为诸梵众而说偈言:我等诸宫殿, 光明昔未有, 此是何因缘, 宜各共求之。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而此大光明、 遍照于十方。】
这是东方诸天大众的法缘成熟了,他们感受到佛光照临天庭,天庭人事和谐,人人心情舒畅,以往的矛盾是非消弥了,大家彼此见面和气一团,不记前怨。【光明照曜,倍于常明】,常明,是普通的光照,仅仅增强了大众的眼见而已,佛光不一样,照临在那一处,见者垢灭善生,心地清净,普通光明没有这个功能。
东方诸天的梵王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就感觉到跟往日不一样,心里欢喜愉快,互相之间探问说:我们要是永远处在这样的光明当中该有多好!谁有能力将这些祥光挽留住?让大众心生欢喜,永无烦恼!可惜,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诸天王都很担心;害怕这个祥光消失。就在大众担忧之际,有一位叫作救一切的天王对诸天王说,你们不用担心,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大众天王赶忙说:这万年不遇的和光到底如何能留住,你快说给我们听一听,让我们长些见识!
救一切天王说:【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而此大光明、 遍照于十方。】意思是,祥光之所以照临天庭,这是有大德人物成就佛果了。要永留祥光养护心志,保佑天庭吉祥如意,就得去拜佛闻法,佛圣能救一切众生的苦难,定会说出甚深妙理。诸天王认为有道理,就问救一切天主:那我们如何找到成佛的大德呢?救一切天主胸有成竹对大家说:这不难,你们跟我来。
【尔时五百万亿国土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祴,盛诸天华,共诣西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錀。】
在救一切天主的带领下,东方天界的五百万亿天主都带了礼物,来到大通智胜如来的道场。【与宫殿俱】,这些宫殿,既是诸天王的住宅,也是交通工具。其实,他们不用驾乘宫殿也能到处遨游,之所以驾乘宫殿,表示对佛尊敬:宫殿当中满载着供养佛的重礼:有天华,还有佛圣弘法所需要的一切用品,满载而来。
【共诣西方、推寻是相。】是众天王寻找大通智胜如来并不顺利,虽然他们的神通不小,但朝拜灵山也颇为不易。好在救一切 天主知道如何访圣:他一路观察大众的精神风貌,看到心地善良、勤念阿弥陀佛圣号的众生,就礼拜推寻,向他们打听那里有佛说法,热心人一路指点,最终将他们引到大通智胜如来座下:这里庄严非常,气氛比之天宫的祥光照耀,更为殊胜美好,大众天王喜出望外。围绕在佛身边的八部神众看到东方诸天王来了,都热情招待,给天王们整理座位。十六王子也起身迎接他们。
【即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其所散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其菩提树、高十由旬,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世尊甚稀有, 难可得值遇, 具无量功德, 能救护一切。天人之大师, 哀愍于世间, 十方诸众生, 普皆蒙饶益。我等所从来、 五百万亿国, 舍深禅定乐, 为供养佛故。我等先世福, 宫殿甚严饰, 今以奉世尊, 唯愿哀纳受。】
东方诸天王见了大通智胜如来,没有耍天主的大架子,而是【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天华,是天上的仙品,不是人间的凡草。天华如同大伞盖一样覆护在道场上方,放着温和的光彩,用来庄严佛道场,也用来遮风挡雨。天人撒华供佛,就是护持佛圣顺利说法。
【其所散华、如须弥山,】这是天华的妙用,天华可大可小。佛说法时听众多,天华就扩大,所有的听众都覆盖在天华之下,就象被伞盖遮护着一样,不怕下雨,也不怕列日曝晒;人少,天华则随缘缩小。人间凡夫不知就里,看到佛说法时总是风和日丽,温度适中,殊不知道那是天华覆护着。
【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其菩提树、高十由旬,】给佛供养树,也跟供养天华一样,让佛坐在树下弘法。树冠很茂密、宽广,一样覆护着佛与闻法大众。菩提树,到底是那一类树木?这不一定。凡是佛在这棵树下修道、弘法的树,都是菩提树,菩提的意思是智慧。
【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给佛供养宫殿,是给佛送的厚礼,供佛说教之用。天王的宫殿,人间凡夫肉眼看不到,但这宫殿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佛上升天界说法,就有了自己的道场:闻法的天人就到佛的天宫殿听经,这是天主对佛的特殊照顾。供上礼品以后,诸天王殷切请佛接受,大通智胜如来接受了吗?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法华经》讲记第九十七集,二0二五年五月五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