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卷三 化城喻品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受十方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请,即时三转十二行法錀,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间所不能转,谓是苦,是苦集,是苦灭,是苦灭道。及广说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缘熟大众都到齐了,大通智胜如来开始说法度众。【即时三转十二行法錀】,这个三转,即示转、劝转和证转。示转,是比例,用事实说话,也是最好的因果报应演说;劝转,是劝大众断恶修善,三藏十二部经都围绕着这个主题,要成就佛果,就要断恶务尽,修善务圆;证转,也是用事实说话:如法修行者都成就了。
十二行,是从苦集灭道四圣谛说起,从阿含时一直说到法华时,定中说《华严》。释迦佛住世当年五时说法,大通智胜如来有没有比释迦佛多说了什么?佛境界圆满,前佛不踩踏后佛,后佛也不推翻前佛,佛佛道同!一尊佛所说的,就是一切佛所说的。无论是华藏世界的毗卢遮那佛,还是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拟或是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说法教化大众都一致,所讲说的诸经都跟释迦佛一样,这个永远不会错。
释迦佛虽然在娑婆世界示现成佛,但每次升坛说法,听众绝不限于人众,就跟大通智胜如来一样,东南西北上下诸天大众都来听闻,天龙八部殷勤护持,乃至地藏王菩萨也带领地狱众生来闻法。菩萨众,也从不同佛国聚集到灵山道场。佛五时说法,对程度低的说的通俗易懂,给程度高的说的深一些,主题不会改变。
而840000法门,都是为了让众生集中精力,收摄乱心,端正身口意三业。明白了佛圣说法的精要,修行就不会出差错。因此,智慧高的修行人,他听到佛说的一偈一颂就当下觉悟,将三藏十二部放下,一门深入,长时精进,结果没有不成就者。
法錀,表佛说法圆满无缺、运行不息。轮子若有缺陷,就无法向前运转。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佛圣所说的道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法轮一转万二千年。如果佛圣说的没有道理,在当代就被淘汰出局了。我们要信佛,信佛所说。我本人很羡慕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实念佛人,他们一辈子没有读过一部经,可一接触佛法,就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一辈子死心塌地一句佛号念到底,结果,成就非凡。而我们拼死拼活学了多部经,还对佛说的将信将疑,这就是善根福德因缘欠缺。很多修行人智慧不够,看不起老实念佛的人,殊不知道人家深藏不露、谦和忍让,参透了佛法精髓而不露声色。
【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间所不能转,】佛的诸经,是圆满佛果位上的智慧流露,佛果位以下的分证佛、等觉菩萨、阿罗汉,只能复讲佛的诸经,不能原创,因为他们烦恼尚未断尽,有偏见,说法自然失于公正。四圣法界如是,普通凡夫更不能脱离佛经私自说法,那肯定要将大众误导了。
沙门,是出家人,出家人复讲佛经,这是允许的。婆罗门,这里指的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最高修到色界大梵天,他如何能讲出三藏十二部经?若天,即二十八天的天主与天众,都是普通凡夫,他当然讲不出佛法的奥妙。魔,是杀盗淫妄的代名词,恶习气更重、烦恼更深,他更讲不出佛法奥妙。
及余世间所不能转的不能转,是做不到佛行,也说不出佛法。我们看看释迦佛住世当年说法的艰难,就知道没有圆满的福德智慧,摆不平方方面面。虽然后学说法困难也不少,但比之佛祖当年遇到的种种障碍,微不足道。
【谓是苦,是苦集,是苦灭,是苦灭道。】这就是著名的苦集灭道四圣谛。大通智胜如来初转法轮,跟释迦佛说法的程序一样,恒顺众生,说阿含。不同之处是两尊佛的法缘有差别:释迦佛受五不还天的菩萨请求,自己到鹿野苑找五比丘说法,而大通智胜如来是别人自动来到他身边请他他说法。
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化,释迦佛克服重重障碍,将佛法说到大众心里去。我们在《阿弥陀经》上看到:十方诸佛共同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五浊恶世将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大一统法门说明白,让大众欢喜接受,这是释迦佛的大智慧大德能。
苦,是众生现在正在受苦;集,是苦的来由;灭,是灭苦的理论方法;道,是修成佛果。苦集灭道四圣谛,就涵盖了佛圣说法的所有内容。佛五时说法,我们只要参透一时所说,五时所说的都在其中。【及广说十二因缘法,】这个话题就大了。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法华经》讲记第一百0二集,二0二五年五月十一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