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卷三 化城喻品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受十方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请,即时三转十二行法錀,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间所不能转,谓是苦,是苦集,是苦灭,是苦灭道。及广说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说得不好听点,这已经是从恶如流了,遭受胎狱之苦就不足为奇。胎儿十月生长,危机四伏,时刻都有生命危险。母亲喝一口热,他如同处在火热地狱,痛苦的辗转反侧;而母亲喝一口冷,他则如同处在寒冰地狱,瑟瑟发抖;母亲发火动怒,他则如同处在震中颠倒翻覆;母亲吃的过饱,他撑得难受,要不停的运动消化掉母亲强行灌输给他的营养;母亲胃口不好吃的少,他则跟着挨饿,等等,这是他身体所受的摧残。
更为痛苦的是,母亲的起心动念在污染他。母亲身口意三业不善,他就痛苦不安。长期接受母亲的禀赋,习惯成自然,待到出生以后很难改变了。好不容易熬满十月胎狱将要出生,就得经历夹山地狱。这我们都看到了,新生儿呱呱坠地,头都是尖的,那是受了多少痛苦才从产道出来的!出来的还好,出不来的,母子俱损。而落地之后,柔嫩的皮肤与大温差,让他感到如同风刀划割!佛家说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生苦,我们忘了而已。
不说其他道众生,作为人身的我们,谁的一生不是眼泪汪汪、伤心事满腹?识缘名色,因为最初的一念无明不及时控制,后果就这么严重。正如某个贪官东窗事发以后交代的一样:我第一次收受人家的贿赂,仅仅是两千元红包,这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我跟着这两千元增长了贪心,控制不住自己了。我每收受一次贿赂,贪心就增重一层,贪欲大到撑破胃口,最终要了命。
预防遏制最初的一念无明,就跟堵住蝼蚁之穴一样,保住了整个大堤,事倍功半。如若听之任之,不管不问,那结果就是蝼蚁之穴,毁了大堤,发生水患了。而将诸恶消灭在萌芽状态并不难,佛家的五戒十善,与专精念佛就解决了一切,这个功夫人人能做到,门槛也不高:只要念佛功夫压住烦恼习气,就有资格往生极乐世界。而往生极乐世界,即便生在凡圣同居土,成佛也指日可待。
我们再探讨【名色缘六入】,六入,即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这个入,是入进烦恼。在母腹中受胎以后,胚胎在一天天长大,他的五脏六腑开始形成,眼耳鼻舌身意就随之出现功能,见闻觉知就有了。见闻觉知是自性本具的德能,清静无为却无限大。如果入进六尘烦恼,就折扣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是权小知见,夹杂着名利是非,乌烟瘴气。
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孩童有灵气,孩子眼睛亮,能看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这话不是空穴来风,有点道理。因为他出生不久,外界对他的污染尚轻,他的六根确实比大人灵敏。我们看看婴儿躺在床上,一个人咿咿呀呀的对着空中又笑又说,他肯定看到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逗着他玩,他很开心。某些动物的功能也很灵敏,狗,就是比较灵敏的动物。四面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可狗动辄对着空中狂吠不己,那是它看到了人看不见的什么东西。
关于六根功能的妙用,佛说得很清楚:初果须须陀桓得天眼通、天耳通;二果斯陀含得宿命通,他心通;三果阿那含得神足通,四果阿罗汉得漏尽通。心地越清净,六根的功能越大。其实,一个凡夫众,从坐胎母体的那天开始,旧尘未除,新尘又染,名色缘六入就说明了一切,因为他禀赋凡夫父母的习气,注定了他不得清净,凡夫众生来就是罪恶之身。十月胎狱那样苦,他都没有忘记杀盗淫妄,带着浓厚的恶习气降生出世,遇不到圣教,恶习气很快吞占了他的天真无邪。我们看看现在的青少年儿童犯罪率多么高!
而时代风气对少年儿童的污染令人触目惊心,这就是六根入进了烦恼,外界所输入的负面信息太多,孩子过早学坏也就顺理成章。佛教与其他正教是对众生的强化训练,用规戒约束学人的行为,让学人向善的、正的方面发展。刚开始学佛,大家对五戒都很难修持,这不难办,虽然修起来不容易,只要道理明白,有恒心,多多持念阿弥陀佛圣号,多多拜佛,也就慢慢习惯了。
佛家的戒律是修行的指南,是清除六尘烦恼的正确方法,修行人必须戒律精严。也只有当下停止做恶,专精用功,才能够杜绝烦恼的继续输入,而烦恼不再输入六根,以前的恶习气就渐渐淡化。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得道高僧未卜先知,对将要发生的事情预先知道,因为他心地比普通人清净得多。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法华经》讲记第一百0五集,二0二五年五月十四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