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解义-第六十三集

慧利 2019年3月25日13:58:12
评论
592
法藏因地第四

经文

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

我们接着探讨佛之第八号:天人师。天,是天道,人,是人道。这是两个善道。人为万物之灵,因为人的烦恼比较三恶道的大众来说,人懂得伦理道德。而天人的清净程度比人道高得多。天道,天有28层,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从天道的层次高低来说,越往上,人的心越清净,越往下,人的贪欲越重。但终归一句话,无论天道还是人道,都在轮回范围当中。佛陀超越了轮回,而且修到无上正等正觉,六道轮回与佛不搭界了。佛示现在六道当中,是为了度化缘熟的众生,不是无缘无故应化的。佛陀既然是为了度化众生而出兴于世,他的行为一定是人天大众,乃至六道十法界一切大众的楷模人物。所以,称佛是天人师,佛当之无愧。

在很多佛经上,大家都看到了,佛经常到天上去说法度众。最典型的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佛在忉利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天人当中与佛有缘的人都来听。都对佛陀非常尊敬。在我们这里,释迦牟尼佛住世说法49年,这都是有根据的,佛的十号不是随便称谓的,都是名副其实的。说佛是天人师,我们在佛的身上确实找不到缺陷,佛陀的身口意都转化成无量智慧,一举一动都在教化大众。做为人天大众的导师,要有真才实学,而且要说到做到,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释迦牟尼祖师不负众望,做的非常成功。配的上天人师的尊号。

做人家的老师,让人家称自己为师父,这个担子很重的。人家叫我们师父,每叫一句,自己就觉得责任重大一层。我们做不到身口意三业规范有则,大家喊你师父要折你福的。怎么样折福?你误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是师级人物,贪嗔痴慢不维减轻,反倒加重,这就是德不配位,名不副实。佛陀讲经说法解决了大众的所有烦恼,那我们看,佛陀受万人顶礼,在铺天盖地的荣誉当前,佛的清净,平等与觉悟一如既往。佛陀在人间说法,大家都深有体会,对佛所说的,大众都深受其益。从佛法问世以来,无数大众都修出了成就。那天道众生怎么样,闻佛说法以后感受如何?

无量寿经解义-第六十三集
天道虽然在我们这里的人看来,向往不己,但天众也有自己的烦恼。人道三苦都有,天道,处在欲界六天的大众,跟我们这里一样,苦苦,坏苦,行苦,时时刻刻困扰着他们。烦恼迫使欲界天众需要佛法开导。色界天众,没有苦苦,但有坏苦与行苦,也惶惶不可终日,需要佛陀讲经说法解决自己的现实问题,到了无色界天,没有了苦苦与坏苦,但有行苦,行苦就是精神上的痛苦。无色界没有身体,他们误认为自己成佛了,但天福享尽的时候,精神上极大的痛苦引发了无始劫来的恶业,他们从四空天堕落下来,也需要佛陀说法解决当人的烦恼。那我们看,佛陀游化六道,不以恶道众生卑下而放弃度化,也不以天人位尊而去攀缘,无论那一道的众生,只要一念觉悟,佛都去平等度化。这样的好老师,谁不感恩呢!佛陀是十法界一切众生的义务老师,不收任何人的学费,一直把轮回众生培养成佛,我们没有听说佛开出过什么学费价格来。在每一堂经讲完以后,我们在经文上看到,人天大众,八部神众,都生大欢喜,做礼而去。那我们就知道,佛说法深入人心,佛是我们的好老师。

佛陀作为天人师,讲经说法贴合大众的生存环境,立足现实,教我们共同求生极乐世界,平等到了极处,慈悲到了极处。有这样的好老师,六道众生有福了。佛是茫茫苦海当中的灯塔,佛经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有天人师给我们正确引导,从此以后,众生的苦难结束了。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让鄙人及时觉悟。当下改过。欢迎.《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记第第六十三集。二零一八年十月七日

历史上的今天
3月
25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