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解义-第八十一集

慧利 2019年3月25日14:11:22
评论
529
至心精进第五

经文

宁可得否。世间自在王佛即为法藏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庄严。如所修行。汝自当知。清净佛国。汝应自摄。

前面,我们探讨到法藏比丘理想办一个让九法界凡圣都能顺利成就佛果的方法与道场,请教师父,他的理想能不能实现。

那我们看,世间自在王佛是怎么回答的。

师父对弟子说,每一个人,只要目标方向正确,能够持之以恒的干下去,什么事情都能办成功。比如茫茫无边的大海,看起来深不可测,但发了狠心的人不停的往外抽水,也有把他抽干的一天。更何况你至心求道,精进不息,怎么会达不到目的呢。你仔细的思量,用那种方法,能够直达目的,就照着正确的道路往下走,清净佛国,你就能摄取建造成功。

仔细品味世间自在王佛的这段话,我们真的受益非浅。

一个人的成功,要理论实践相结合,还要有非凡的恒心与魄力。就现实来说,为什么很多人修不成功,原因就是不具备这两个条件。要在经论上好好下功夫,还要努力精进,克服修行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我们做到了吗?很多同修过不了这个关,半途而废的人很多。

无量寿经解义-第八十一集
就净土法门来说,这样容易成就的法门,为什么念佛的人那样多,成就的人却不多,就我自己的观察,大家不专不精。跟我在一起修净土的人,其实人家的空余时间与经济条件比我好得多。地方寺院在斋堂腾了一点点地方,提供大家每个星期两次来共修念佛,结果怎么样呢?

绝大多数的同参道友在新鲜劲头上来了一两次,以后就不来了,几个骨干分子风雨无阻,每次都来。

寺院住持是个修密的,本来就一万个不愿意修净土,看到名堂不大,干脆把念佛堂解散了。跟我一起修净土念佛的人当中,现在细数一遍,已经没有几个了。有的改持咒了,有的改修其他法门了,有的老了,生活顾不了,什么都不修了,有的带孙子去了,等等原因,早把求生极乐世界放在了一边。大浪淘沙,留下来几个人啊!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但你不坚持往下修,再容易的办法也成就不了你,不是法门不灵。

我们看经文:

经文

世间自在王佛即为法藏而说经言。

什么是经,佛圣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经。

经,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永远都是正确的理论。实践证明,佛圣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经得起推敲,从古到今都经得起考验,谁学习谁受益。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佛的诸经能开发我们的智慧,任何一尊圣人的教诲对众生来说都是无价之宝,弟子规,感应篇,都是圣言量,不能把这些宝贵文献排除在圣教之外。有的同修看不起佛教之外其他经典,这是不应该的。在修行上要专精一门,但不能无理智的排外。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格言来说,无论是谁,只要他说得对,我们就照他的办,主席是个明白人。

经文

譬如大海一人斗量。这句经文看起来很害怕,海洋那样大,那个人痴心妄想要把海水抽干,这可能吗?其实,海洋再大,世间法所谓移山倒海,人就能力改变它。

大禹治水之前,水患泛滥成灾,整个华夏大地变成汪洋大海,人没有办法生存了。在当时,治水工程是简直就没有办法下手。但禹王菩萨不买账,下了狠心要为天下苍生办件实事,就揽下这件苦差使。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中国人家喻户晓,可见禹王菩萨的坚强意志,正象世间自在王佛说的这样.

经文

经历劫数。尚可穷底。禹王菩萨在治水的过程中,不是上天发难,就是妖邪做祟,妖龙很厉害,兴风作浪,多次加害禹王,把禹王乘坐的船只往倾翻,要生吞消灭治水的骨干力量。天公不作美,整天阴雨绵绵,给大众添了无尽的麻烦。但最终没有难倒意志坚强的治水臣民,大家众志成城,终于把汪洋大海引导成功,水归低位,陆占高地,天下苍生开始了正常的生活。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让鄙人及时觉悟。当下改过。欢迎.《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记第八十一集。二零一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历史上的今天
3月
25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