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记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
主讲:印正老师
诸位同修护法守群功德无量,印正感恩大家了!
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断除烦恼之后的清净自在。
我们继续探讨《大佛顶首楞严经》。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碱味。既碱汝舌。亦碱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碱。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碱。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段经文佛说舌识,舌头管尝味,酸甜苦辣咸,舌头能尝出。现实当中五味俱陈,各人的喜好更不一样,有人喜酸,有人喜甜。
在中国的西北地区,人们普遍喜欢酸醋,无醋不食。可在中国的南方,人们喜欢吃甜,馒头要放糖,烧菜要放糖,口味要求大不相同,形成南北菜系。这就是味尘起用。同样是人,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欧洲国家的大众与中国人饮食文化差别很大。到底依谁为标准,没有统一说法。味尘,到底是好是坏呢?看谁喜欢什么味,对自己胃口,就是好的。就说大家都不欢迎的苦味吧,广州这些地方,夏天的凉茶就是中草药,人们喝起来就象喝开水一样。味尘无定,舌识靠不住。
我们看经文,佛说,僧众饭时托钵化缘,有富贵人家供养酥酪醍醐,这是印度人最喜欢吃的食物,属于上等味道,高级食品。见了酥酪醍醐,大家都起贪心,想方设法多吃一些。可口食物人人喜欢,这是人之常情。但僧团大众,1250常随众心地清净,不会争抢,大家公平食用。而僧团外的凡夫众则不一样,争着吃,没有吃到的还跟着生闲气。那,酥酪醍醐是什么呢?奶制品。我们经常说的醍醐灌顶,不是将醍醐从头上浇下来,而是饥渴至极,忽然得到无上美味,大饱口福,心满意足。醍醐灌顶的醍醐,就是这里说的酥酪醍醐。从这些典故看来,这道食物人人喜欢。喜欢的东西就要争夺,这是人的贪心。佛就借机说法,舌识虚妄,不要给舌头惯毛病。酥酪醍醐的美味,那是人的虚妄感受。印度人喜欢吃,中国人讨厌它。
有一位朋友,他因事到大草原去,土著用奶制品热情招待他,那都是草原人民的上味食品。可是,他吃不下去。闻到气味就想吐,事情办完回来,人瘦了一圈,吃不惯那样食品,还不敢扫人家的兴,勉强吃几口,恶心极了。佛问大众,你们这样贪着美味,美味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美味从何而出?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这是佛问大家。生于空中肯定不是,那生于舌头,为什么草原牧民喜欢的美味,汉人吃不惯呢?可见不是舌头的事!味尘并不出于舌头。那一定出在酥酪醍醐上吗?汉人不喜欢那味道,说明美味并没有出在酥酪醍醐上。虚妄相因人而异。没有标准。佛在这里还比了例子,也是我们我们经常遇到的。西瓜的味道很甜,吃起来很爽口。
可是,荔枝比它更甜,当你正在吃荔枝的时候,再吃一口西瓜,就觉得不甜了。西瓜还是原来的那一个,可因为荔枝的甜味打了折扣。这就是佛所说的,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黑石蜜,是什么呢?就是蔗糖。从甘蔗提炼出来,压轧的很结实,跟石头一样坚硬,甜味很浓。是当时印度重要的的工业产品,食品当中不可缺少的原料。醍醐里面就有黑石蜜。吃了黑石蜜再吃醍醐,醍醐的就不那样香甜了。跟我们刚才那个比喻一样。
虚妄舌相就是这样,随着环境不停的变化,让人难以捉摸。世间人今天想吃这口味,明天想吃那口味,再喜欢的食物,天天吃也会生厌。我们再看经文: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同一条舌头,酸甜苦辣咸都能尝出,无有定相,跟众生的虚妄心一样,变化多端。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佛在这里给了我们更有力的说明:食物真的美味吗?食物没有觉知,知道你想吃什么不成!讨你的欢喜!食物没有这个功能。说法到这里,佛陀唯恐大众不觉醒,比来比去,给我们说明,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让我们不要跟着舌头造恶业。
可是,学佛这么久,跟着舌头造业的人还少吗?杀生,很多人不亲自动手杀,可吃起众生肉,毫不怜惜,这就是杀生。如果大家都不吃肉,就没有人杀生害命了。跟着三寸舌头下地狱者不计其数,佛家的五戒,第一就是不杀生。果然我们将舌识参透了,就不会继续上当受骗,被虚无缥缈的味尘拉下三恶道,更不会为争吃美味而失去人格。格物致知,先管好自己的舌头。这很重要。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楞严经》讲记第一百三十八集,二零二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