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175集

慧利 2021年10月10日15:32:31
评论
371

《楞严经》讲记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

主讲:印正老师

诸位同修护法守群功德无量,印正感恩大家了!

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断除烦恼之后的清净自在。

我们继续探讨《大佛顶首楞严经》。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
今天,我们探讨空大。空大,是对前四大的包容总结。

我们经常说四大皆空,没有听说过五大皆空,但虚空大确实一法不立!说五大皆空也是对的。四大之地水火风生成种种色相,学人很容易理解接受,但空大,好像与物质并不搭界,因为。在我们的印象当中,空与有是对立的,空,没有现实意义。这种观点,是不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浮浅认识,佛圣看的全面。没有空,有就不复存在,空的伟大意义是他的包容性,用一切方便成就有。

我们试想,如果没有空,我们的身体成立吗?我们的五脏六腑,因为有空才有容,有容乃大,是对空最好的说明。我们体内的空,有序的安置在当人器官,每个器官都因空而恰到好处。胃,是大众熟悉的一个器官,胃里面是不是空的?如果胃里没有空间的话,我们吃下的饮食用何容纳?全身的营养给补从何而来?一个简单的例子,不就说明了空的现实意义吗?五脏六腑是空的,骨头是不是空的?

一样。骨心当中是骨髓,骨髓不但营养着全副骨骼,还给脑子输送给养。没有骨心容纳骨髓,四肢关节能运动吗?空的好处说之不尽。再到建筑物来说,没有空间的包容,我们就无处可居!大地山河,如果没有虚空,因何存在呢?

所以,佛在四大之后加上空大,意义深刻。我们看经文: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佛说的与我们上面探讨的一样,没有空,就没色。既然大众都生活在对立当中,空与色,对我们的生存一样重要。24小时不吃饮食,死不了人,20分钟没有空气,人必死无疑。佛说,空,无形无状,因为有色(物质),才显出空的存在。

【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

室罗城就是舍卫大城,去河遥处,这个河,是恒河。去河遥处,是恒河的最末端,那里没有人烟,还是蛮荒地带。诸刹利种,刹利就是刹帝利,古印度的执政贵族,国王大臣政要人物都出在这个种族。

婆罗门,就是我们所说的婆落门贵族,食利阶层,他们拥有印度国家大多数财富,地位很高,信奉婆落罗门教,执政党还得看他们的脸色行事。毗舍,就是吠舍,平民阶级,没有地位,但是自由人。

首陀,即首陀罗,奴隶阶级。没有人身自由,被贵族奴隶主随意支配,古印度的奴隶市场,跟我们现在的牛马畜牲交易市场一样,奴隶可以随意卖买。这种制度,我们从红楼梦上看到,荣宁二府被抄以后,主子奴才都被官卖,跟卖畜牲差不多。

佛在这里同时提到四姓种族,有佛的特殊用意,什么用意呢?人与人之间有等级差别,虚空平等包容万物,没有因为你是婆罗门贵族,就给你多些空气,也没有因为他是首陀罗,就给他少点空气,一视同仁。佛家的了空,将空列为修行的最高位次,就是让学人效法空的精神,做到清净平等觉悟,一法不立,能容万物。这些居住在印度大地上的人们,日常生活,取水造饭,水从何来?

佛说,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印度人跟我们这里的大众一样,吃的井水。中国人民懂得感恩,经常说一句老话:吃水不忘挖井人。用挖井的典故教子弟知恩报恩,日常生活就是教育题材。凿井求水跟空有什么关系呢?佛为什么不直接说空,说凿井求水干什么?

我们再看下文【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这样一说,大家就明白了,原来佛正是为说空做铺垫。土地是实在的,没有空隙。可是,人们为了取地下水饮用,就地挖井。挖下去多深多宽,就有多大的空间,空,就这样出现了。人为的空与大自然天工自成的空是一个性质,只是我们看到了井空的生成,而没有看到大自然成空。地面以上都是空,自然空间有多大?没有办法计算!佛陀趁热打铁,问座下弟子?

【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空出现了,大家看得明明白白,但对佛提出的问题,能答上来的人可能不多。空的产生,是缘于土还是缘于凿?要让我们回答的话,两者都有!那佛怎么解说呢?

我们再看经文【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回无通达。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

无因自生,意思是,非土非凿所出,那意思就是没有原因出现空了?这话说不过去。佛首先否认了无原因自然生空一说,要说无原因自然生空,那未凿井之前,土地实实在在,大不了有个把土拨鼠挖个窝,就它的窝,也是跟凿井是一个道理。不经凿挖,空从何来呢?

何不无碍,这个碍,就是实在,无空。唯见大地回无通达。这个回无通达,就是完整。那,如果说因土生空,茫苍大空,漫无边际,难道都是因土而生出的吗?

欲界第三天与以上诸天都属空居天,超出须弥山的撑托,这里就没有土壤了,不照样有空间吗?再往上,四禅天不离空,四空天不离空,空无处不在,因土生空一说,显然不靠谱!

佛说得更贴合实际【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谁曾见过空跑到你的生活环境中来?我们一出生,就跟空融为一体,空不曾离开我,我不曾离开空,那有个见空入某土的说法?那,空到底是怎么来的?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楞严经》讲记第一百七十五集,二零二一年十月九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