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记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
主讲:印正老师
诸位同修护法守群功德无量,印正感恩大家了!
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断除烦恼之后的清净自在。
我们继续探讨《大佛顶首楞严经》。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卷四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婬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经过佛陀详尽的解说,富楼难尊者心中的疑惑解开了,他不再悲观厌世,贪享清净,他深知所谓清净的地方,是自己的心中没有分别执着,而不是躲避起来,消极逃遁现实。事实证明,现实永远都逃不脱,不把自己融入生活中去磨练,而异想天开烦恼断尽,成就菩提,那是空想!钢铁是经烈火锻炼成就的,佛圣也是历经种种苦难修成的。
以前,刚刚修行之前,我们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满目疮痍,一腔烦恼。当人生走向成熟以后,忽然眼前一新:祇树给孤独园很可爱,舍卫大城很可爱,三师外道,六群比丘也很可爱!为什么?没有他们的搅闹,佛说法就冷场了,因为他们的干扰,更显的正法之可贵,更能引起大众对佛法的注意力!更能深刻的思考佛所说的一切真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佛法跟外道邪说当场对比,不更陪衬出孰优孰劣吗!智慧者,在纠结当中理顺头绪,把自己磨练成就,将他人感化成就!何苦躲躲闪闪呢!了悟到如此境界,富楼那心安理得,不再痛苦徘徊,因为,他超脱出阿罗汉果位,修行功夫更上一层楼。
那,佛说楞严,到此就圆满了吗?引起佛说楞严经的摩登伽,她又怎么样了呢?于会大众都断杀盗淫了吗?就在富楼那安静下来的时候,佛陀稍做歇息,又有人请法了!谁呢?阿难尊者。尊者又有什么问题呢?
我们看经文【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婬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佛在前面是这样说的,要求学人把杀盗淫的缘与因都断掉,不能沾惹一点点。这些烦恼一旦染上,必然堕落,这是不争的事实,还有什么疑问呢?但阿难尊者确实有他参不透的地方,我们再看经文: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我从因缘心得开悟?尊者的意思是说:世尊您烦恼断尽,不但没有杀盗淫业,而且杀盗淫的习气都没有,那,您让我们顿弃杀盗淫的因缘,这个缘也不错啊!
这不,我因为遭了摩登伽难,吃一堑长一智,才从你说楞严当中开启了智慧德能!佛说一切法空,教我们把一切因缘都断掉,那不等于把我们封在真空当中吗?没有这些因缘,学人如何修行呢?您不是让我们深入生活吗?可生活当中什么因缘不具备?包括杀盗淫,处在欲界的最低层,谁能饶开这些因缘呢?就连通你佛陀说法,我不给你创造机会,没有我跟摩登伽之事,佛陀你能说出一部楞严经吗!
我们看,当富楼那尊者了悟以后,勇敢的接受了修学的种种环境。阿难陷入了另一个极端:他要人为的去攀缘。认为佛说着空不对,要深入生活,他就对佛所说断杀盗淫业感到太浅薄:杀盗淫就是生活,你让人怎么能顿弃呢!当下一听,他好像还有点道理,其实不然,佛教我们深入生活,在境界中修,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不为境界诱惑往下堕落,那是教我们人为的去找烦恼境界,在烦恼境界中锻炼呢!一切烦恼,逆境,是怎么遭遇到我这里的?一是自己过去生中结下的烦恼缘,当人并不知道,它就潜伏在本人身边缠住你不放,就算你没有这个烦恼心,它也不放过你。
另一个原因,是自己的烦恼习气与烦恼外缘一拍即合,形成坚固的定业,无法解脱。佛说的断杀盗淫,是让我们断自己的烦恼,当人的烦恼断了,就能帮助无始劫来的有缘众生一起断。我这里得定开慧了,善缘到我这里,我让他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他喜欢听我说,跟着我一起念佛圣净土。恶缘到我这里,他恶我不恶!我用念佛三昧感化他,给他说出轮回成佛道的妙法,跟法结佛缘,结西方缘。首先要自己站稳脚跟。
而当人的烦恼还很浓厚,你去攀缘找杀盗淫的场合去度人,可能吗!很多修行人三天两头不到,就出去度众生,结果闹出多少笑话!修行,佛家有固定的道场,男女分开,各修各的。戒律上明确规定,男女不能单独相处,防止节外生枝。更规定修行人不能食肉,不能穿皮丝料子。更不能亲手杀生。从心地与行为上控制自己不造杀盗淫,培养慈悲心。
长久如此,杀盗淫的恶习自然断除。身在三界,心地清净,不为杀盗淫所累而轮回六道,这样的修学程度你可以到任何场合度众生。古代的寺院庵堂,师父带着几个徒弟,对徒弟严加管教,培养他们的善根。徒弟什么时候能离开师父自己住持寺院?一般都要十五年以上!祖师大德的道场,师父明确的告诉弟子们,只能听自己一个人的教诲,不能到处乱跑乱听乱学!而且要你跟他十五六年的时间。如此教学原则,是不是师父太霸道,太专横?
或者师父把你拉住,让你给他服苦役当长工?这是我们想得太多!佛弟子四大皆空,师父建了道场,是为了成就修行众的,大德高僧可不裨贩如来!他绝不会靠着道场发展自己的公司行号,他不会做这样蠢事的!他利用你干什么!师父含辛茹苦的培养出来一帮弟子,操尽了心!之所以这样高标准严要求管理你,他是过来人,知道一个人要成就,必须如此!没有十多年的熏陶锻炼,你的功夫不得成就!师父如果不负责任的放你下山,不但害了你,而且害了很多人!我就见过不少这样的出家众!身出家了,心在尘俗。到处要钱化缘建个寺院,为了什么?
美其名曰度化众生,结果把寺院经营成公司行号,他是大老板!座下弟子个个争名夺利,往来居士是他们的提款机,杀盗淫妄,借着如来道场一齐上演!非常可怕。
说是续佛慧命,弘扬正法,可适得其反!功夫不到位,千万别攀缘。功夫到位了,所谓圆人行事无事不圆,什么地方都敢能去,什么角色都扮演,恶角色善角色,他都能成功的利用起来,度化有缘众生。这是佛陀所赞谈允许的,不是让我们不自量力,乱来一气。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的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楞严经》讲记第二百二十九集,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