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卷六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 ,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旁,目不能视】。
众生在佛圣面前,无隐秘可谈。我们从【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就能知道。佛的意思是什么?是觉者!那我们要是跟佛一样觉悟了,还有什么隐私可言?还有什么不能通达?有隐私,就说明心里不清净!不通达,则说明当人有烦恼!要达到明遍法界,就必须把烦恼习气统统断干净!有污染就有障碍;有缺点就会被邪魔抓住把柄拖你下水!用观音菩萨的话来说,就是【则诸幽暗,性不能全 】,幽暗,即众生的种种烦恼。烦恼断尽了,尽虚空遍法界一片透明!这是修行出了真功夫,任何人夺不走的。
当人的缺点必须改正,不能掩饰隐瞒。我们对待错误缺点的态度,要象洗澡一样,不能将他带到明天。生活是活的教材,当人的缺点错误不及时纠正,考试来了,你就过不了关。佛圣在一切考验当中关关通过,无所障碍,秘诀就在这里。迄今为止,我们还未曾听说妖魔鬼怪能害佛!倒是佛圣降妖除怪法力无穷!妖邪闻之丧胆。这个【性不能全 】,是自性德能发挥不出来。佛陀说法很明朗:博地众生有与佛一样的自性德能,不过在迷而已。迷惑颠倒是垃圾,覆盖了自性明珠。自性德能发挥不出,归根到底,还是迷而不觉。
【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旁,目不能视】。这个众生,是诱惑自己犯作错误者;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即八部神众,界于天众与神鬼之间的凶神恶煞。毗舍遮是吸血鬼,富单那是腥臭鬼。这些鬼神属北方多闻天王管辖,跟人间的暴力执法者很相近,专事干降灾降难之事。观音菩萨肯定的对我们说,众生果然修得【闻熏精明,明遍法界】,这些凶神恶煞碰都碰不到你,更不可能降灾祸害你。你在什么地方都是安全的。
那我们随便谈谈自然界的每次大劫难,顷刻之间无数生命毁损,为什么有人能够幸免?他的善根福德达标了!凶神恶煞不敢碰他,也没有理由伤害他,他身边有无数善神护持,跟韦陀天将护持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成道一样,再恶的妖邪敌不过韦陀天将。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魔来干扰破坏,韦陀菩萨护持左右。
中国老百姓经常说:但行善事,莫问前程。我们兢兢业业的持戒修善,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身边即有无数善神护持,出入平安,万事胜意。
我们再看经文:【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 ,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观音菩萨接着说,耳根圆融的修行众,能摆脱一切系缚,自由自在,不受制于任何人事物的控制束缚,坦坦荡荡,光明正大,来去自由,无拘无束。因为他摆脱了三界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人到无求品自高!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受了人家的好处就要还债!就要备受他人操控,这是免不了的。
现实生活当中,众生活的很压抑,醒时忧心忡忡,梦中也困惑重重,没有开心的时候。平民百姓如是,上流社会的大人物亦复如是,总有被人控制的压抑感。这种感受,如同枷锁一样,令人不得自在。这个枷锁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吗?为什么佛圣不被枷锁困扰?受制于他人不得自在者,是被名闻利养,六尘烦恼所限制,有求于人!名利是非当中无快乐!要得自在,先修清净!
那我们探讨【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 】。这个音性圆销,就是心得清净,什么音声到他耳朵都是菩提法音,智慧德能。他解脱了音尘的污染。一个老实念佛的人,他没有时间去参与是非矛盾,更没有兴趣追逐六尘享受,绝世而立,超凡脱俗,生活质量非常之高,被人们称作神仙。观听返入,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楞严经》讲记第三百0九集,二0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