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457集

慧利 2023年5月20日14:57:45
评论
236

【楞严经】卷七
【十方如来随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识,四威仪中供养如意,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摄受亲因,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十方如来诵此咒心,成无上觉 ,坐菩提树,入大涅槃。十方如来传此咒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律,悉得清净。】
佛陀座下的弟子,有凡夫,有阿罗汉,有菩萨,修行程度高低不等。程度越高,对佛陀的教诲越能积极落实,因为他参透了佛说的都是真话。我们之所以畏前畏后,不敢照佛说的去作,关键时刻保全自己的利益,是因为我们的智慧太低。
【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法王子,与诸佛仅一步之遥。楞严会上。观音势至、文殊普贤,都是法王子。法王子大菩萨们参透了佛教精神,说法的宗旨跟佛一样。恒沙如来会的这个恒沙,即无量诸佛。佛虽然无量无边,但诸佛说法都跟释迦牟尼佛祖师一样。能在释迦佛座下推为法王子,在其他诸佛座下就能事善知识,就能协助诸佛圆满度化众生,这是法王子的真实功夫。
【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摄受亲因,】摄受,是度化,亲因,是有缘众生。他们跟阿难尊者一样,喜欢广学多闻,佛就用楞严长咒接引他们进佛门,一步一步来。佛陀度化众生不拘一格,恒顺众生,总有善巧方便,世界上没有佛度不了的众生。持咒法门他喜欢,佛就教他这个法门;我们喜欢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佛就教我们专精念佛。佛能作得恰到好处。
【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这个秘密藏是什么?即楞严咒。不生惊怖,是心地清净,远离邪魔。人之所以惊怖不安,一是因为自己的行为不正,满肚子见不得人的隐私,所谓做贼心虚;二是长期受制于人,被人欺害,压抑恐惧。这都是自己的业障。持颂楞严咒制心一处,都能化解。仁者不惧,智者无忧。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一位光明正大的大圣人,他有恐怖吗?闻到楞严咒,持之以恒专精修学,将烦恼习气降伏住,就能远离恐怖。任何一个法门,修不出真功夫来,得不到真实受用的。修行,要下一番苦功的。门门涉及一点,门门稀松,那个没有用。
【十方如来诵此咒心,成无上觉 ,坐菩提树,入大涅槃。】这是修到了成佛的高度。喜欢持楞严咒,持到了一心不乱。【十方如来传此咒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律,悉得清净。】这是成佛以后,教化众生始终如一。这个严持净戒,是任何法门的修行众都不能离开戒律。佛弟子离开戒律,修行那个法门都成就不了。84000法门是主修,五戒十善是助修。【付佛法事,究竟住持。】 佛的法事是讲经说法觉悟大众。持佛衣钵者,如果参不透佛陀说法的精要,就度化不了众生。住持寺院道场,不但要讲经说法,也要戒律精严,才够上善知识的水平,才有资格教化大众。
【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罗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联,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亦说此咒名如来顶。】这个如来顶的顶,是至高无上。楞严咒的意思,我们前面已经探讨过了,但要细说出来,那就很长了。大体意思知道了,我们就明白如何修行。【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佛再一次说:想出轮回,最低限度要将楞严咒持到一心不乱。何为一心不乱?简单的说,就是没有一个恶念。
汝等有学的有学,即四果罗汉之前的初果,二果,三果,这三个果位都没有完全出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的这个阿罗汉,是四果大阿罗汉。四果罗汉完全出轮回了。初果须陀桓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二果三果也藕断丝连,没有完全出去。真正意义上的出轮回,那是四果大阿罗汉!可见,佛说持颂楞严咒出轮回,绝不是对四圣法界之外的普通凡夫所说!而是对小果学人所说!我们博地凡夫要靠持颂楞严咒出轮回,遥不可期!还是老实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把握大。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楞严经》讲记第四百五十七集,二0二三年五月十八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