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524集

慧利 2023年7月28日16:35:59
评论
238

《楞严经》卷八
【八者。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戒禁取。邪悟诸业。发于违拒。出生相反。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如行路人。来往相见。二习相交。故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同名见坑。菩萨见诸虚妄遍执。如临毒壑。】
修行人,凡事以佛家戒律与佛陀说教为标准,且不可自己发明创造去教化大众。我们是烦恼众生,知见肯定不正!自己越修越烦恼还不算,如果将一大批人误导三途,那就更麻烦了,后面必定有果报。【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 王使的王,即十殿阎王,使,是管理档案的文职鬼员。主吏,则是捕拿神魂的鬼吏。文籍,是阴间对于每个人的档案材料。这个人恶贯满盈,寿尽以后,阴间派遣鬼吏来捉拿他,有理有据,容不得他辩解,他只好认罪伏法。
【如行路人,来往相见。】这是被押赴向阴间的鬼众来来往往,就跟人间的马路上一样,熙熙攘攘。【二习相交,故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察访。披究。照明。】 鞫,通假字,通拘。拘留的意思。这是阴司审问勘对他的罪业,让他无话可说。勘问权诈,是让他招供;考讯推鞫,则是刑讯逼供;察访,是阴司调查取证;披究,是量罪定刑;照明,则是让他到业镜台上亲自看他在世时所作所为。【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这个善恶童子,也是阎王的使者。文簿,即生死薄,上面记载着这个人一生的功过。生前修善,该投生善道者,善童子执幡引领他去生善处;相反,恶童子引领去生恶处。所生之处的详细地址,文簿上注的明明白白。
【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同名见坑。】恶见,即不正确的见解。【菩萨见诸虚妄遍执。如临毒壑。】这个虚妄遍执,即打着佛的旗号,巧立名目勒索信众,诈人钱物,不净说法。毒壑,即充满毒水的万丈深渊。
【九者、枉习交加,发于诬谤。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硙[wèi]、耕磨;如谗贼人,逼枉良善。二习相排,故有押捺、槌[chuí ]按、蹙【cù】漉、衡度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谤,同名谗虎。菩萨见枉,如遭霹雳。】
这个枉习的枉,是嫁祸于人,推脱责任,让他人蒙受不白之冤,屈死牢狱、刀剑之下,造成千古奇冤。发于诬谤的诬谤,即陷害他人。做了如此昧良心的大恶事,毫无悔意,逍遥法外,自认为天衣无缝。但天地神灵明察秋毫。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的这个合山,即夹山地狱,两座大山夹挤罪人,血肉成泥。合石,则是巨石夹挤。碾硙的碾,是圆形的巨石从罪人身上滚过去,骨碎肉绽。硙,则是用石磨将罪人细磨为肉泥。耕磨,即拔舌。这都是他应受之罪。生前将他人害得很苦,现在该到他受恶报了。
他之所以遭受多种酷刑,是他到阴司拒不认罪,阴司动用大刑逼供。如谗贼人,逼枉良善,这是他生前逼良为娼,陷害忠臣,民愤极大。在世没人敢惹他,死后阴间不饶他。故有押捺、槌按、蹙漉、衡度诸事。这个押捺,即关押大牢;槌按,是棒打;蹙漉,是酷刑的一种,象榨油一样挤压他。衡度诸事,是量罪定刑。在世所做的诸恶,都得用罪刑折准。地狱受罪动辄数千年。看了阴森森的地狱果报,佛圣提示我们,对于毁谤陷害他人之事,如避洪水猛兽,万万不可造作!所作所为都要加倍尝还的,害人如害己。
【十者、讼习交喧,发于藏覆。如是故有鉴见、照烛,如于日中,不能藏影。二习相陈,故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覆藏,同名阴贼。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讼习交喧的这个讼,是打官司上公堂。交喧,是他在世挑拨他人互相争讼,为屑小事情打官司告状,加深双方的矛盾。闹得四邻不宁,乌烟瘴气。
发于藏覆,是他这样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趁着两家不和,自己从中谋利。其用心险恶,人神共怒。【如是故有鉴见、照烛,】是他罪业彰露之时,人家找他算账,他到处躲藏,但无处藏身。鉴见,是被人家认出来。照烛,则是身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官府捉拿归案。故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如何解释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楞严经》讲记第五二四集,二0二三年七月二十四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