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卷九
【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消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
神鬼、天魔都有报得的五通,那五通呢?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但他们没有漏尽通。这个漏,是烦恼的代名词,他们的神通伴随着烦恼习气,不干好事,尽干坏事,这就是凡圣的区别。
佛圣、菩萨、阿罗汉的神通,所发挥的都是正能量。妖魔鬼怪就不一样了:有点小本事,正好使坏害人。【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我们看到,魔与佛几乎有一样的能力!所不一样的,是佛慈悲智慧,魔没有慈悲,也不智慧,只有邪功夫。
魔能害了修行人吗?这要看修行人自己的功夫如何。如果修行众还有强烈的杀盗淫妄习气,对名利是非放不下,妖魔鬼怪就能毁了他!【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的这个尘劳,是神鬼魔众的贪着。他们对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很看重!绝不允许他人动自己的奶酪!修行人的功夫伏压不住这些烦恼,魔就乘虚而入,来迷惑他。佛说,修行人不能给魔空子钻!不能留恋五浊恶世!不能让魔毁了自己的道业,要严持戒律。如果稍有懈怠,麻烦就来了。而修行人有一点功夫,魔宫震荡,影响了魔的利益,魔绝不放过他!想方设法要将他毁了!
魔投其所好,总有办法毁掉他,将他扼杀在半途,不让他断烦恼成菩提。【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这个鬼神,天魔、魍魉、妖精,总起来就是天上人间的邪魔。于三昧时的这个三昧,是修行人精进用功的关键时候。佥来恼汝的这个佥(qiān),即全部,都来。魔看到修行人动了真格,都来阻碍捣乱。如何捣乱呢?他变作修行人的好朋友,勾引他出去游山玩水、吃酒娱乐,等等手段,将他的精神意志摧毁为止!
不要在这里听到妖魔鬼怪,就防着肉眼看不见的神鬼等众,妖魔鬼怪会变化!凡是来影响我们专精修行的一切人、事,都是妖魔鬼怪设的圈套迷局!有警惕心的人完全能够排除掉。对一位意志坚强、巍然不动的修行人来说,魔奈何不了他!【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魔看起来很凶恶,但他必竟受烦恼支配,大怒之下失去理智,早就乱了分寸。他的雕虫小技就是是暗中使个怀,我们不上他的当,他也无可奈何!
佛说:彼尘劳内,汝妙觉中。这个彼,是妖魔鬼怪,汝,是修行人。邪不胜正,只要我们坚定不移,严持戒律,专精修行,妖魔鬼怪最终黔驴技穷,灰溜溜的走了。
【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修行人身边有佛菩萨与善神护持,妖魔鬼怪虽然有点小五通,他那是佛菩萨、金刚护法神的对手呢!更何况修行人专心致志,一心不乱,他来恼害我们,如同砍水吹光,徒劳无益。佛让我们尽管放心,不要因为魔恼而生畏惧。修行成就与否,完全在自己能够把握时局,不上魔的当。那,魔费尽心机害不了修行人,他后面怎么办呢?【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消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这个沸汤,是佛弟子的慈悲温暖;坚冰,是魔的冷酷无情。我们持之以恒的严持五戒,落实十善,精进念佛,不被名闻利养所动、不为六尘烦恼困惑,时间久了,魔也被感化了。
这个不日消殒,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烦恼受念佛人佛号功德的加持、还有修行人的榜样熏习,魔也慢慢觉悟过来:善增恶减。小动作与暗地使坏,不登大雅之堂,办不成大事的。正如佛所说的这样:徒恃神力,但为其客。这个客,是客尘烦恼,我们修行用功,客尘烦恼自然转为智慧德能。修行人是主,魔是客!魔作不了我们的主!
【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佛对我们说,修行人之所以被魔毁了功夫,拉下尘埃,还是自己被受想行识控制了,见闻觉知不能起用!贪爱大于理智,自己做不了主,魔怪教你贪嗔痴慢,你就听他指挥,他当家你不当家,最后被他夺了家园,占了田宅,将你赶在外面流浪受苦,他作了主人!你看冤枉不冤枉!成就破乱的破乱,是魔达到目的,得逞了!
【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消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消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佛说,修行不成就,出不了轮回成不了圣道,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错!不能给魔推责任!具体如何说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楞严经》讲记第五百六十八集,二0二三年九月六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