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601集

慧利 2023年10月11日18:51:00
评论
207

《楞严经》卷九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尔时天魔 ,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本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令其听人各知本业,或于其处 ,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蹋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众倾心钦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仪外,重加精苦 ,诽谤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是想阴第六魔境。这个修行人功夫确实了得,德才兼备,是大众学习的好榜样。可谁也没想到,节外生枝,他竟然走火入魔了!【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这是他着魔的原因。因为这样的原因着魔,很多人都想不通:修行人就应该住在安静处勤苦用功!这怎么会走火入魔呢?这是我们误解了经文的意思。心爱深入,克己辛勤,是他在修邪定,不是正定!他深入经藏吗?不,他深入如何逃避现实,永远处在无声无息、无人打扰的真空境界!世界上有这样的地方?没有。
那,我们辛苦修行,是为了得到这样的境界吗?你见过那尊佛是这样过日子的?诸佛千百亿化身救度苦难众生,从未休息,那有找个地方躲起来什么都不干的佛?普贤菩萨四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尽誓愿成!未成佛就想着为虚空法界一切大众服务,那为自己着想过?
乐处阴寂,贪求静谧的这个阴处,是阴避无人的地方,他害怕人多事务多,贪求清净、逃避现实,这是严重的病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警觉,多多劳动锻炼,勤拜佛,多念佛,这种病态就纠正过来了。切不可跟着感觉继续钻牛角,心里有纠结不解决,就麻烦了。想阴第六关,这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说到底,是意志薄弱,经不起风吹草动,急于求成,总想着一劳永逸。对于成佛的意思没有参透!
他这样厌世逃避,必定格格不入,与谁都合不来,很孤独也很自卑。善知识提醒他,他也不听,我行我素。时间久了,他变得刻板古怪,独来独往不合群。别人说话声音大了,他生烦恼;声音小了,他听不见,又生烦恼。左不对右不对,看什么都不顺眼,冷酷无情,孤僻傲慢,一心一意想甩开眼前的处境。这时候,他往往丢弃了经教与正确的修行方法,一个人闭门造车,捉摸研究如何空遁,魔就钻了他的空子。
【尔时天魔 ,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本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他既然不愿面对现实,也不愿意见人,被魔附体的这个人为什么能接近他?顺着他的杆子爬!赞叹他这样做的对、鼓励他这样作下去!他自以为遇到了知音,感激涕零,对魔推心置腹。
多少年来,他冷落、得罪了周围的所有人,孤零零的,心里很不好受,现在完全将魔当作知心朋友。而且,他这个朋友还来头还不小!知前知后,神通广大,很不一般,自称是古佛再来!他一下子遇到这样的奇人,如获至宝。
【令其听人各知本业,】这是魔向他说前生之事,说得有眉有眼,还有证据给他看。魔到底说得对不对?其中一部分是对的。在天魔座下当差的小魔,那少说也有千万年的寿长,他确实知道久远的历史事件与自己身边大众的根底,但吃亏了他心术不正!魔唯恐天下不乱,知道的越多,害人的经验越丰富!因此,他讲说某人的根基,总是加序加议,将人家引向邪路为准。
【或于其处 ,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蹋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众倾心钦伏。】这是魔惯用的手段。在大众聚会的公共场合,他开始用魔术给自己捞资本:忽然大喝一声,指着某个信众说:这个人是畜牲!大家都转头看这个人:好好的一个人,那是畜牲呢?师父是骂人呢还是恶作剧?
看到众人不信,他就派个徒弟过去,脚踩在这个人身后,这个人百般挣扎,就是起不来!他趁机蛊惑大众:你们看,他的尾巴被人踩住了,起不来!人们再仔细看,这个被师父喝斥为畜牲的人,果然象动物那样,脚手腿臂共用,在地上爬挣!喉咙还发出动物一样的呜呜叫声。这到底是魔与别人串通起来玩的把戏,还是真有其事?人们不知道!但在场的大众却深信不疑。对魔师倾心钦伏,恭敬供养。接下来如何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楞严经》讲记第六百0一集,二0二三年十月十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