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卷三 授记品
【尔时世尊知诸大弟子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是须菩提,于当来世、奉觐三百万亿那由他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常修梵行,具菩萨道。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号曰名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有宝。国名宝生。其土平正,玻璃为地,宝树庄严,无诸丘坑、沙砾、荆棘、便利之秽,宝华覆地,周遍清净。其土人民,皆处宝台、珍妙楼阁。声闻弟子、无量无边,算数譬喻所不能知。诸菩萨众、无数千万亿那由他。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佛常处虚空、为众说法,度脱无量菩萨、及声闻众。】
三位尊者心之所愿,释迦佛很快就看出了。当着大众的面,佛给 须菩提尊者授记成佛,佛号叫作名相,国名叫作有宝。须菩提尊者与大迦叶尊者成佛以后的国土、法运之长基本一样。【其土平正,玻璃为地,宝树庄严,无诸丘坑、沙砾、荆棘、便利之秽,宝华覆地,周遍清净。】这一切,地球人非常向往,因为我们这里坎坷不平,生活条件太差。看到名相如来的国土到处是宝,如何能不向往呢!
玻璃为地,这对地球人来说想都不敢想:大众用不起这样昂贵的建筑材料,地球上也没有这么多的宝贵资源。这个玻璃,不是我们这里的廉价玻璃,是水晶,天然形成的透明材料,很坚固耐用。当然,宝生国的玻璃不是人为铺上去的,而是天工自成。福慧修到一定程度,依报环境则出乎意料,非常优美。这种情景,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极乐世界的无限美好,那绝不是神话故事。极乐世界的大众都是上善之人,福人住福地。
不说诸佛果土,就二十八天的大众,越往上心越清净,心越清净,则依报环境越殊胜。一切法从心想生:心善,口善,行善,自然感得事事如意。【宝树庄严】,宝树是什么?能够给住众带来利益的花草树木,都是宝,宝生国的人福报大,植物都依人意,地上不长无用的草木。
【无诸丘坑、沙砾、荆棘、便利之秽,】说明这里的人心胸宽广。【宝华覆地,周遍清净】 这是住众素质高,心地清净。【其土人民,皆处宝台、珍妙楼阁】 这是宝生国大众的居住条件很好,房子高大明亮,建筑材料都是宝物。
【声闻弟子、无量无边,诸菩萨众、无数千万亿那由他。】这太殊胜了!声闻的修学程度大约是初果、二果学人,超出六道,入圣流了。名相如来座下有如此之多的声闻弟子与大菩萨众,那替佛弘法说教的力量就大了。为什么同样在佛果位,有的佛座下弟子容易度化,而有的佛座下弟子难度化?这就是因地结的缘不同。
佛家教学人广结善缘,而讲经的法师如果能够恒顺众生的缘分,善于观机,能将佛法说到大众心里去,让闻者当下受益,成佛以后的有缘人就好度化:他有基础,善根深,修行就不困难。从不同佛国土与不同大众的素质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当下开始就要留心培养他,一步到位将顶尖的净土一法给他讲明白,他成就则快得多。
我们不幸生在释迦佛的末法时期,可有幸深参了净土妙法,这是不幸当中的万幸。参透净土一法,宣说净土之妙,在末法时期很受大众欢迎,教者愿教,学者愿学,师父与弟子都于今生往生极乐世界,没有比这更殊胜的妙法了。
【其佛常处虚空、为众说法,度脱无量菩萨、及声闻众。】 虚空,表无边无际。说明名相如来的法缘殊胜。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比丘众, 今告汝等, 皆当一心, 听我所说。我大弟子、 须菩提者, 当得作佛, 号曰名相。当供无数、 万亿诸佛, 随佛所行, 渐具大道。最后身得, 三十二相, 端正姝妙, 犹如宝山。其佛国土, 严净第一, 众生见者, 无不爱乐,佛于其中、 度无量众。 其佛法中, 多诸菩萨,皆悉利根, 转不退轮。 彼国常以、 菩萨庄严,诸声闻众、 不可称数, 皆得三明, 具六神通,住八解脱, 有大威德。 其佛说法, 现于无量,神通变化、 不可思议。 诸天人民, 数如恒沙,皆共合掌, 听受佛语。 其佛当寿、 十二小劫,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六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六通具足者即证得大阿罗汉果;住八解脱的八解脱,即安住八正道,一切向正,不受六尘诱惑造诸恶业; 有大威德的威德,是有道德,有学问,众人钦敬,说话有号招力。名相如来师承释迦牟尼佛,蒙释迦佛授记成佛,他将来说法的内容,也跟释迦佛说的一样。这是释迦佛给须菩提尊者授记成佛,下面接着给迦旃延尊者 授记成佛。具体如何说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法华经》讲记第八十八集,二0二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