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佛闻是智慧方便、随宜说法,又闻授诸大弟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复闻宿世因缘之事,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净踊跃。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瞻仰尊颜、目不暂舍。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所为稀有。随顺世间若干种性,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拔出众生处处贪著。我等于佛功德,言不能宣,惟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愿。】
释迦佛在本经卷三 授记品,给摩诃迦叶、大目犍连、须菩提、摩诃迦栴延授记成佛以后,就预言五百弟子将要成佛,经文如是说:【我诸弟子, 威德具足, 其数五百, 皆当授记。于未来世、 咸得成佛。 我及汝等、 宿世因缘,吾今当说, 汝等善听。】那释迦佛当时为什么没有给五百弟子授记呢?因为他们的功夫还差一点。
为了促成五百弟子早日成就,佛说了《化城喻品》。五百弟子的程度,正是大通智胜如来说的那样,靠自力法门修得疲惫不堪,又不肯走易行道念佛求生极乐世界。随着释迦佛住世的日子越来越短、请佛说法的人越来越少,他们懈怠不前,对修行失去了信心,都想找个清净的地方歇一歇。这五百弟子的代表人物是谁?正是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
尊者虽然能言善辩,但对净土一法始终存有芥蒂,虽然他也给大众宣说净土一法,只是照本宣科,心里并不乐意去极乐世界。佛说了《化城喻品》以后,尊者与五百同修参透了化城的深义,放下了对净土法门的偏见。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佛闻是智慧方便、随宜说法,又闻授诸大弟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复闻宿世因缘之事,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净踊跃】。这是尊者听闻《化城喻品》以后的心得体会。从佛闻是智慧方便的智慧方便是什么?佛圣教化众生的智慧方便,方便到临终十念阿弥陀佛圣号求生极乐世界,就方便到家了。
我们不妨仔细对比一番,还有那个法门比这个法门更容易成就?再难教化的众生,犯有五逆十恶大罪者,临终一念觉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能成佛,这样的方便法,古佛今佛一致宣赞。随宜说法,是佛说每一部经都恰到好处,闻听者咸受其益,包括前面说的《化城喻品》,正当尊者与五百弟子之机。
【又闻授诸大弟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这是受记品,佛给摩诃迦叶、大目犍连、须菩提、摩诃迦栴延授记成佛。要论起富楼那尊者的修学程度,并不比他们四位差,可释迦佛授记之时漏掉了富楼那。为这件事,其他五百弟子嘴上不说,心里犯嘀咕:世尊是不是偏心眼?还是忘记了我们?
【复闻宿世因缘之事】,是佛说了他与阿弥陀佛曾经既是亲兄弟,也是大通智胜如来座下的同门师兄弟。释迦世尊修成了佛果,这是不争的事实;而阿弥陀佛建造极乐世界,十方诸佛都劝有缘大众往生极乐世界,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两尊佛师承那尊佛、用什么妙法修成功的?《化城喻品》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疑惑而说的。大通智胜如来劝十六王子与天人众、大菩萨,都进化城,结果大众进了化城都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佛果,说明了释迦牟尼佛是从极乐世界修成就的,阿弥陀佛也是从极乐世界修成就的。
《化城喻品》,是比较长的一品经文,也是《法华经》意义深刻的一部分。【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诸佛的大自在神通,是能解决一切众生的烦恼。谁说自己神通广大,他能给众生解决什么问题?玩点小魔术,就说自己是大师,摇身一变,将自己包装成神秘人物,目的不外乎骗取财色名利,这种人我们少接触,一旦落入他的魔障,就不得了!
现目下,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大师级人物被政府查拿归案,这些人在东窗事发之前,上当的人真不少。他们手里积累的巨额财富,更是令人咂舌。这些人用修行作恍子,又是男女双修,又是其他借口,跟着上当的女众就不少!凡是吹嘘自己神通广大的人,都是骗子,这是鉴别善恶的一项标准。佛度众生,我们都看到了,一是格物致知,二是讲经说法。将生活标准定在最底层,僧团当年是托钵制,大众活一天,修一天。释迦佛也没有给自己放个节假日,众生随时请法,佛圣随之说法,当场解决大众的困惑,不把问题推在第二天。
众生问到那里,佛答到那里,这就是佛圣的神通之力,没有佛解决不了问题,也没有佛度不了的众生。【得未曾有,心净踊跃】,这是富楼那尊者的境界提高了。尊者跟佛修行的时间很长,佛说同样的法,他没有提高境界,悟不到新意,今天悟到了妙处,他精神焕发,心里的疑难解决了。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法华经》讲记第一百二十七集,二0二五年六月十二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