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4000法门当中,用念佛调伏身心世界,再好不过了。
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头一条便是念佛。任你修得再好,阿弥陀佛如果不来接你,你到不了极乐世界,而阿弥陀佛来接引修行人的先决条件,往生者必须念佛,那怕十念或者一念,不持佛名号,就与极乐世界联系不上,阿弥陀佛也找不到你。
极乐世界与娑婆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不同在一个专造轮回业,一个在做圣贤业。造轮回业果报在轮回,做圣贤事业,果报当然是成圣成贤。
轮回不是好玩的,其中处处险恶。而成圣成贤,是我们获得了自由世界,安全了,而且永远不会受苦了。
那,达到圣贤位次的人,自身得到了永恒的安乐,他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什么都不做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佛法就不是圣教了。
佛陀教弟子成就以后,前赴后继,继续传承圣贤教育。将苦难众生度尽为止。
我们看经文:
【出入供养,观经行道】这是念佛功夫纯熟者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修为。
【出】离开极乐世界,到十方诸佛国土供佛闻法,协助诸佛度化有缘众生到极乐世界去。
【入】是回到极乐世界,而且是领着有缘众生回来的,来去都是自度度他,干着与阿弥陀佛一样的工作。
【观经行道】观,是观照。对照着现实当中发生的一切事情,总结其成败起落,佛陀的诸经说得明明了了。这样一对比,就能发现佛经无一字虚言,句句都是无上法宝,增长了菩萨们全心全意向佛学习的信心。
正因为这样,菩萨们的心安住在行道上,再大的困难能阻碍不了他们进取佛果的大勇猛心。表现在行持上,行人难行。受人难受,难舍能舍。
【喜乐久习】顺着佛陀的正确指导,长时熏修,恒久精进,力行实践。任何人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往后只有喜乐,没有烦恼,到了佛果位,就更自在了。
众生的苦难来自当人违背圣教,我们把目标方向掉换过来就好了,跟着圣贤佛菩萨走,今生今世就能尝到无量法喜。念佛三昧得到了,就是这样的。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们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能享受到人生最高的快乐?尽形寿持名念佛。一条直路往极乐世界走,不要半途而废,更不要改弦易辙。
【久习】是长久用功。能坚持到底的,没有一个不成功的。庐山东林寺远公大师早就给我们示范过了。念佛人三十年不下山,大家无一不漏,123位念佛人都往极乐世界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做的正精进的功夫,方法理论都正确,没有不成功的道理。凡是没有修出成就的,不是杂修,就是半途而废。怪不得佛经不灵,责任在自己这边。
【才猛智慧】
【才】是多才多艺,世间法的十八般武艺都精通,
【猛】是势不可挡,没有人难倒他。
【智慧】这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的能力都发挥在智慧上,所作所为没有一件糊涂事。
有才无德是小人,有才有德是圣人,无才无德是庸人。我们的释迦祖师,年轻时是一位高才多艺,勇猛无畏的大英雄,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储君。年轻的悉达多太子心正行正,深得人民喜爱。我们就要学习这样的人。
【心不中回】中回就是中途退转。很多同修修了一半,中途遇到世间的利益诱惑,他管不住自己,出家的还俗了,在家的放弃不修行了,退回到庸俗的原地,极乐世界的大众都是勇往直前,没有退转的。
【意无懈时】这是在心不中廻的前题下精进不息,不疲不厌。在修行上偷懒躲闲,吃亏最大的是你自己。
为什么这样说呢?当人修行当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自己烦恼自己断。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更明了。自欺欺人的事做不得。修行上偷工减料,不肯真干,就如同吃饭不好好吃,偷偷的倒饭一样,饿肚子的是你自己。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不精进念佛,今生今世出不了轮回,往生不到极乐世界,你今生今世所受过的一切苦难马上就要重演了,你害怕不害怕?说不害怕是假的。轮回当中可怕的事情太多了。
我们把南京大屠杀,再远一点的扬州十日看一看,这只是人类历史上残酷事件的缩影,这样的苦难越往后越频繁,假若留在轮回当中,其中的悲惨角色,有你有我有他。我们再看看屠场,动物们悲惨命运,也是轮回中人的明天啊!你敢松懈吗?拼命念佛还来不及呢!那有心思操别的闲心!
【外若迟缓,内独驶急】从外表上看,有德行的人说话办事慢慢腾腾的,这是人家的处事谨慎,说一句话,反复斟酌,办一件事,左右权恒,唯恐办的不好。
人家的内心当中,一点都不迟缓。心里所思考的是天下苍生的利益。
怎样让众生过上好日子。怎样让众生脱离苦难,心里装着大众的利益。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就是这样的。为了众生离苦得乐,菩萨们不休息也不敢休息。努力工作,不计酬报。
【容容虚空,适得其中】
在大千世界,菩萨们的心量包太虚周沙界,事情做得恰到好处。
这里的容,是包容的意思,只有象虚空一样博大的胸怀,才会办成令一切众生欢喜的大事业,什么大事业呢?就是引导大众去极乐世界修行。
能办成这件大事的人,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伟大人物,黄忠昌师兄是,刘素青老居士是,东天目山站着往生的老居士是,海贤老和尚也是。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让鄙人及时觉悟,当下改过。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二八五集
二零一九年五月二十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