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解义-第六十一集

慧利 2019年3月25日13:57:12
评论
498
法藏因地第四

经文

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

我们接着探讨佛的第六号:无上士。士是什么人?是有知识,有修养,有学问,有道德,知礼守节的人。士的前面加无上两个字,说明这位士的道德学问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是一切士的榜样人物。佛是道德学问与福慧圆满的知识分子。我们看到,比丘的意思是乞士,说明了僧团大众都是士阶层的大德,不是一般的俗流人物。超凡脱俗,仙风道骨,这些人不会与社会大众同流合污,他们的人格很独立。

在中国古代,士阶层的人基本上都从事教育工作者。他们的人格很高尚,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意混迹官场。释迦牟尼佛做的最标准。佛陀弃位出家绝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他锐敏的目光看到了王宫的种种腐败现象,在这样的场合,要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实为不易,所以,佛陀选择从事教育工作。教化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永远脱离苦难,这是一个高明的士人正确的选择。俗流之人适得其反,一个个挤破头皮往富贵场合钻,唯恐落在了后面。士是明眼人,知道急流勇退,知道富贵场合的好景不长,甘愿做一个平平常常的高素质人。

我们在古文献当中看到有很多高士隐居起来,教科书上称他们是隐士。这些人为什么归隐呢?他们真的是隐居起来什么事都不干了吗?

其实不然。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好文章,好的文学作品,史学作品,还有很多重要的文化贡献都是出于士人之手,他们著书立说教化当代人,也教化后人。迄今为止,留给后学作品最多的,是无上士佛陀,释迦牟尼祖师。释迦牟尼佛也算是个隐士,但其他的隐士一辈子不抛头露面,佛陀为什么升坛说法,成为国际上的著名大德呢?我们要知道,隐士,他们之所以归隐起来,是因为自己的才华得不到妙用,机缘不熟,宁可默默无闻的了此一生,也不愿攀缘去勉强作为。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一辈子不仕。他处在一个诸侯争雄,无一义战的乱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也一样,周游列国,也是看到了官场的腐败,归心教育事业。在这些高士当中,释迦牟尼佛的法缘很好,当时印度各国的领导人都迫切的需要一位大教育家宣传正法,化导民众。

无量寿经解义-第六十一集
就现实收效来看,我们不难发现,高士的教育成效,其成就在国君之上。释迦牟尼佛在当代就把很多众生度出了轮回。这是佛陀的真成绩,其他都是假的。

任是当年轰轰烈烈的释迦族,最终的结局是国破家亡,一场空啊。而佛陀在自己一生当中,拔除了众生的根本烦恼,把多少有缘人从苦海中度到彼岸世界。佛陀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文,在他老人家入般涅槃以后的3000年当中,又有多少人超脱生死了!还有往后的9000年,受佛法益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众。

那我们就一目了然的比较出来,无上士,士阶层的大德给社会的贡献,那是一国之君能相比的!我们也就当下觉悟了,知道无上士这样的称号,是多么大的荣耀。

现代人福报浅,错误的认为开公司,做生意是最大的荣耀,只要捞钱到手,那怕人格丧尽也无所谓。对于历史记载的高士高人,大家嗤之以鼻,认为这些人不正常,这就是乱世的标志。全社会卷进这个潮流以后,大难就临头了。用不择手段搞到手的纸币,将把你送到苦难深重的三恶道去。不尊重高士,不尊重圣贤教育,商人独占第一把交椅,一旦陷在这样的迷局当中,危险就逼近了人们。学佛的同修要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我们是佛陀弟子,无上士的门生,日常生活当中要用五戒十善做指南,指极乐世界为归宿,保持好自己的人格不被侵犯,不久的将来,就回归到阿弥陀佛的座下。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让鄙人及时觉悟。当下改过。欢迎.《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记第第六十一集。二零一八年十月五日。

历史上的今天
3月
25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