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世间自在王佛住世的日子里,佛陀勤苦的给大众讲经说法,解决困惑。佛陀的听众当中,有人道众生,也有天道众生。
其中有一位大国的国君,名字叫做世饶王的信徒,听到佛陀讲经说法以后,非常欢喜,就产生了出家修道的念头。一位国君,又是个国力强胜,疆土广大,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大国领导人,他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发愿出家修行,这对现实当中的一切人来说,都不大相信。这样的高权重位,多少人梦寐以求都求不到,那有到手的弃之不要,去当个人人都不愿意干的穷和尚呢?这样的事情确实叫人难以想象。对佛法不懂的人,恐怕十之八九都认为这个人精神出问题了。
我们看佛经,听大德讲经,也能生出一点法喜,但比起世饶王的悟性来,那就差太远了。差在哪里?世饶王听了世间自在王佛说一切法空,诸法无常,出离轮回要紧等话,理解的很深,对于自己心中的很多烦恼,他都找到了答案,放下了。我们呢,长年累月的听经,就是放不下啊。利根与钝根,就看放下的程度有多少。世饶王百分百的放下了,他是上根利器。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寻,就是马上。无上,就是跟佛一样,道意,就是成佛的境界。他一开始就觉悟很高,毫不犹豫的放下王位,这是多大勇气,我们谁能做到?不要说国王的大权,就是个小小的生意买卖,一个乡长的职务,谁愿意放弃?很多人出家都是在世间失意了,走投无路才出家的,这样的缘份占大比例,绝少有春风得意之时出家的,世饶王与众不同,他出家的目的非常明确。
这是法藏比丘的来历,先觉悟,后出家。这样的修学态度注定了他有一番大成就,决定了他不会走回头路。在佛门当中,不少人出家以后后悔了,为什么后悔呢?当初出家的动机不纯。还有很多人在佛门当中陷在名闻利养当中,腐败变质了,把出轮回成佛道的好事搞成了坏事。不但没有得到好处,还把自己送下了三恶道。原因就是自己的悟性太差,又遇不到善知识,凭一时冲动盲目的出家,以后的麻烦很大。有很多同修问我出家的事情,我实话实说,我是被寺院排挤出来的。我绝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劝有缘人出家,除非你与法藏比丘一样。你遇到缘份想出家,先要问自己,出家以后想干什么?靠着寺院吃住,这个不过分,怕就怕在你吃住在寺院不修行,恐怕下辈子你还债就很苦了。我们看看行作沙门,沙门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就是勤息。勤者,勤修戒定慧,息者,息灭贪嗔痴。到寺院修行是干这个事情去的。
十方的供养来之不易,谁的钱都是血汗换来的。我们端起钵受用这一钵饭的时候,首先要想到,我今天用功够不够精进,这钵饭我吃下去能不能消化了?三心未了滴水难化啊。我们再看看佛门大德,这些人是一日不做一日不食。这辈子干不出成绩来,拿什么给大家交代啊?凭什么受大众的供养啊?拼死命都不能随便停止讲经,停止念佛。良心过不去。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一天松懈,烦恼就会潮水般的涌过来,这不是夸张的。出家以后,那责任就更重大了,不是闹着玩的。要出家,三思而后行啊。最好是一边干着本职工作,一边持好五戒念佛,这样安全,成功率高,最适合现代人修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