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解义-第七十二集

慧利 2019年3月25日14:06:01
评论
546
法藏因地第四

经文

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无明贪瞋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亦如过去无量佛。为彼群生大导师。

法藏比丘对世间自在王佛广大圆满的智慧向往至极。是的,佛的智慧是每一个众生都希望拥有的。我们看到,佛陀游化在六道十法界,化身无量,什么样的场合佛都去,各行各业的众生佛都接触,但佛的心地清净,绝不沾染世间的尘劳。世间的尘劳是什么?是财色名食睡,是众生对于五欲六尘无休止的贪求,这正是众生的苦因。佛的智慧德能如同大海一般,而众生则是大海当中的一个个小水泡。

佛陀示现在有缘众生这里,与我们过一样的日子,但佛心里干干净净,来的自在,走的自在。凡夫众被业力牵缠,来,无可奈何来,去,无可奈何走,牵缠太重了,放不下。放不下,缘尽了,你还得放下,不放不行啊。

经文

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佛明白一切法的道理,佛是明白人,不会被外缘境界污染。

南无阿弥陀佛

在日常生活上怎样能做到不受尘劳污染?

受持五戒,落实十善,精进念佛。用这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尘劳烦恼就影响不了我。我们仔细观察,受尘劳污染越严重,你的闹心事越多,烦恼越多。自己福报不够,羡慕人家大福报的人,在物质生活上生大烦恼。其他的,人家升官了,得子了,等等喜事,自己没有份,也生烦恼,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争气,生烦恼,人家比自己长的好看,生烦恼,人家的工作比自己的工作好,也生烦恼......一天到晚生活在烦恼当中,没有清净的时候。这就是缺乏智慧,慈悲心不够。心不善,心不清净,见什么染着什么。学佛,就是学佛的智慧,世间法的一切都是幻相,不要认真,得过且过,维护自己的清净心要紧,这是我们出轮回的先决条件。

无量寿经解义-第七十二集
要把自己今生今世当做最后身,下辈子我不来这里了,不想在轮回当中继续受苦下去,我要去极乐世界成佛。把目标方向定准了,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不放在心上,人家的事情不关我的事,随便谁做什么事情,我都是一个看戏的,他演好角色,我学习他的好样子,他演恶角色,我则引以为戒,不让自己学他的坏样子。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梦境一场,看看日暮黄昏,要办自己的大事。

经文

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这里的恶趣不只是三恶道,而是六道轮回。真正的善趣在哪里?在轮回之外。说的更确切一些,极乐世界是善趣。为什么说六道都是恶趣呢?我们看,六道众生的角色在不停的转换,善道众生转下恶道,恶道众生转上善道。从无间地狱辛辛苦苦修到四空天,又从四空天跌回原位。堕下无间地狱,所以,三善道也是恶趣。

无边恶趣门,在没有达到佛境界,大家都有烦恼,烦恼就是恶。法藏比丘不满足于阿罗汉,菩萨的境界,他要取得佛果位。这是法藏比丘与众不同的大心,很值得我们效法。

经文

速到菩提究竟岸,菩提究竟岸就是圆满成佛。菩提,就是真诚心,纯善纯美的心。用本经的题目来解释,就是清净,平等,觉悟的心。这里有速到两个字,用什么方法能够迅速的成就佛果?这是盘旋在法藏比丘心上的大事。他要替法界众生解决这件大事。我们现在熟悉的净土法门就是成佛的捷径。就是法藏比丘贡献给我们速到佛果的妙法。

经文

无明贪瞋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

无明,就是暗昧,糊涂,不知道事物的真相,盲目生活的人。贪嗔痴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只有把贪嗔痴三毒除尽,就不会迷惑颠倒,心地就清净了。

惑,就迷惑颠倒,杀盗淫妄,不顾伦理道德,弃却五伦五常,不忠不孝不仁不义,都是迷惑颠倒。

过,是过失。惑尽过亡,就是过失与恶业通通断尽,所作所为都是圣贤风范。

三昧,就是清净心。法藏比丘的目的很明白,他得到佛果以后,就跟现在过去的一切诸佛一样,做一切大众的导师,真切的为大众服务。佛陀是法界众生的义务老师,一位只管付出,不求回报的大善知识。这样的好人到哪里去找啊?只要当人出离轮回的善心萌生出来,佛就做我们的不请之友,自动来度我们。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让鄙人及时觉悟。当下改过。欢迎.《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记第七十二集。二零一八年十月十六日。

历史上的今天
3月
25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