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探讨这段经文。
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这是每一个修行人必须做到的,不做,你就得不到佛法的受用。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永远将善行继续下去。而学佛修行,是一个永不停止的断恶修善过程,所以,佛说常行布施及戒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菩萨修行的六个纲领。我们念佛也罢,读经也罢,84000法门的修行方法,都是协助完成这六个项目的。如果那位大德,什么法门都不修,就能做到六度圆满,那这个人已经成佛了。问题是我们大家都做不圆满,佛鼓励我们要常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持之以恒做下去。
那我们详细探讨六度波罗蜜。
先说布施,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用财物帮助一切众生,果报是财用无缺。法施,为一切众生传授正法,让有缘人听到以后断恶修善,果报是聪明智慧。
无畏施,帮助众生离开忧虑恐怖,果报是健康场寿。
总结一句话,布施,是将当人的烦恼舍掉。世间的一切万象都是假的,佛家的教育是教我们借假修真,在这些假的境缘当中修自己的慈悲真诚,这个功夫修到了,那所得之受用,谁都夺不走你的。修行是给自己修阳光大道,自己修的好自己得益。
我们再探讨持戒:戒有三种,
一者是摄律仪戒,佛教众生诸恶莫做,做恶,就是犯律仪。
二者摄善法戒,佛教我们众善奉行,行一切善,就摄善法戒。
三者饶益有情戒,以利益一切众生为戒,就是饶益有情。
这三者合起来就是广义的持戒。细分起来,我们首先要受持五戒,在行为上落实十善。这是最基本的戒律。戒的目的是让众生尊守道德观念,规规矩矩,不犯世法,超凡脱俗。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说抽烟,佛家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说烟不能抽,但是,抽烟绝对不是好事,修行人就不能犯这个规矩。我们好好参考弟子规,弟子规就是戒律的细说。
辱,这个人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杀头不要紧,可是被人家用种种手段凌辱,绝大多数人都气不过,自杀的很多。
忍字后面加一个辱字,我们就可想而知,这个关多么难越。但佛都做到了。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事大家都知道,那手段残忍而且流氓,忍辱仙人忍过去了。用自己忍的功夫度化了这个残暴不仁的众生。我们大家受一点点委屈就要死要活,不能这样的,要学习忍辱仙人。小不忍则乱大谋,要记得这话。
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向前不退。在修行上一定要专精,不能加杂。我们的心够乱的,如果再染上佛法的杂修就更乱了。古今的大德无一例外劝弟子专精,我们用心了没有?
大势至菩萨说得好,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门深入精进下去,不言断烦恼而烦恼自断。不言增智慧而智慧自增。自己不退向前,教化后学孜孜不倦,这就是真精进。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之前还给人家讲经说法呢。就现在大众的根性来说,大家就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这就是符合精的意思。进,我们做不到天天有进步,但一个月下来,与上个月比较总要好点吧。再不行,一年比一年要进步。要想有进步,就得下死功夫,我有20多年没有看过电视剧了,其他的娱乐场合没有去过,除了休息吃饭,就是念佛研经,不敢松懈下来。
禅定,就是印度话禅那,又叫做三昧。外不着相为禅,内不动心为定。禅定就是一心专注不散乱,内心清净,对外境不起妄想,不执着外缘境界。我们经常说某人得定了,怎么样知道人家得定?就看他的行持,对财色名利还有没有贪着。能经得起财色名利的诱惑就是得定,经不起,就没有得定。这是有标准的,不是随便说的。
般若,翻做中文的意思就是智慧。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而且能成功的排除烦恼,不受烦恼支配,而能随缘度化一切众生。我们从哪里去找般若?不用你去找的。前面五条做到了,智慧自然就有了。所以,我们就在前五条上下功夫,智慧得来全不费功夫。波罗,就是波罗蜜多。中文的意思就是到彼岸,得度,就是超脱轮回。关于六波罗蜜,我们就探讨到这里。
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让鄙人及时觉悟。当下改过。欢迎.《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记第七十四集。二零一八年十月十七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