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探讨遍供诸佛愿。从这段经文中看到,宿命通,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之后,跟着是遍供诸佛愿。
说明了遍供诸佛要有智慧。要达到传承正法,提高自我的目的。
供字前面加一个遍字,供养者要修平等心。
智慧,觉悟,平等,就不会适得其反,做错事情。这个时代修行障碍重,很多是是非非我们不要理会,知道了也别说,净土法门集体修行很好,个体修行也可以。埋头干自己的就是了。
极乐世界的大众遍供诸佛,人家智慧具足,某尊佛在讲经说法,他应化作影响众,也来听经,这也是供养诸佛。某个修行人真修实干,但无人护持,及时来维护。
等等,做得恰到好处,及时雨。遍供,绝不限于到寺院布施一点钱物,要把功德往大做。一切围绕着正法久住,法轮常转,觉悟众生而作为,都是遍供诸佛。不能听谁的名气大,就攀缘去供养他,眼前真正需要护持的人你带理不理。
我们看,经文上说,于一念顷,周遍巡历,往生到极乐世界,大众就有这样的能力,不是法藏比丘随便说的。说到底,遍供诸佛,最要紧的还是自己精进念佛,我们成就了,很多人看了都信心百倍,这是诸供养中,最大的供养。
这一愿是48愿之第十二愿,定成正觉愿。这是法藏比丘给我们保证,往生到极乐世界以后,修行上不走弯路,一生成就佛果。虽然我们整天说成佛成佛,但到底那一天能出离轮回,成就佛果,谁都说不清楚。因此,对于修行,成佛,大家只是口头禅而已。
是不是我们没有真下苦功,其实,很多人还真下了苦,但理论方法不完整,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法藏比丘的第十二愿,就是破这个迷局的。
净土念佛法门,是很贴近现实的,是每一位念佛人对出离轮回成就佛果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个方法简单实用,不要高人来印证,自己就知道自己修到那一步了,能不能成就,当人心里清清楚楚。
因为,阿弥陀佛48愿,愿愿分明。当人对照48愿,就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远离分别,诸根寂静。分别是什么意思?
是对一切事物做出错误的分辩。见解。也就是尘沙烦恼。具体说到我们这里,就是好招惹,好参与人世间的是是非非。贪求名闻利养。
娑婆世界是什么性质?用西游记上那些妖魔鬼怪的话来说,就是名利场中,是非人间。妖魔鬼怪看到玄奘法师不用神通,就误认为法师的道行丢了,退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而且还说这是法师在是非场合住久了,利令智昏,落得肉体凡胎。
极乐世界没有这些弊病。说是阿弥陀佛建造极乐世界功德无量也行,说是念佛人的福慧等齐也行。选择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而且万缘放下,专精行持的人,你看看人家对周围发生的是是非非理会不理会?任你狂风巨浪,我只阿弥陀佛。人家住在娑婆乱世,表现得气静神闲。仿佛这个世界与他没有关系一样。
锅漏匠是不是这样的?信徒给一点点生活资料,自己住个人家不要乡下的破寺庙,远离名闻利养,有得吃,有的住,什么心思都不想,老老实实念了三年佛,站着往生了。那我们看,人家是不是做到了经文上说的远离分别,
诸根寂静?这个功夫现在就要做,不要等到极乐世界以后再做,那样的话,极乐世界就去不了了。当下就要真干。
那我们看到,很多念佛的老婆婆,老公公都是在家众,甚至儿女孙子一大群,人家不也自在往生了吗?
大家要知道,家庭的是非矛盾都是话多引起的,你整天念佛,念的痴痴呆呆,人家说了什么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就算听到了也不放在心上,念佛念上瘾了,其他的事情引不起你的注意力,虽然发生在你的近距离处,对你来说远在千里,影响不了你的清净心。
我们听一切是非闲话,实在躲不开,左耳进,右耳出,口里佛号不停,好说是非者见了你就害怕,他引不起你这个听众的喝彩,说说就没有意思了。完全在自己这方面,自己心地清净,外缘境界就清净,极乐世界就与我们近在咫尺,现在就过着极乐世界的清净生活,现受用。
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让鄙人及时觉悟。当下改过。欢迎.《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记第一0六集。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十九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