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明清-藕益大师注解
主讲:印正老师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烦恼浊者,五钝使,烦惑增盛。谓贪、嗔、痴、慢、疑,烦动恼乱,故名为浊。烦恼浊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
我们再品味藕益大师这段解文,看看自己一天到晚是不是干些无益的事情!生活上衣食无忧,有房子住,有一份喜欢的工作,这样幸福的人生可就让我们给糟蹋掉了。
整天惶惶不安,心烦意乱,操不完的闲心,日子过的很痛苦。这就是贪心之下的愚痴,把自己累出一身病来。
凡是傲慢,嫉妒,生性多疑的人身体都不好,寿命都不长。工作与事业当然不会顺利,这些人更谈不上有智慧。
他的生活一塌糊涂,没有一天是清净的。一年到头闹心事不断。是非人我,名闻利养,身劳心苦。这样下去,如何能有好的结局呢!注定在轮回当中的三恶道!
大师在这里说,恼浊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要想突破烦恼的困扰,必须照着圣贤说的去做,要把自己的凡心换成圣人的心量,不这样去真修实干,大师说,是不能突破轮回,名列圣流的。
我们是凡夫众,甚至,绝大多数的同修都是普通老百姓,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如何做为行动才可以达到圣人的高度?
管好自己的口,用口来做功德。我们的生活没有压力与负担,别的大事干不来,一个人清净的念佛用功,远离斗闹是非场所,这总能做到吧!佛陀没有让我们经天纬地,经天纬地的人物毕竟是少数几个,自己把自己身口意三业用佛号管理好,不给社会添乱,家庭添乱,做一个清净本份的人,这就是我们对国家人民最大的贡献!
一个能严于律己,老实念佛的人,他所做的伟大贡献,是对尽虚空遍法界的。能万缘放下老实念佛,他的心就是佛的心。
中国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价值是等同的,都在完善自己,感化大众。佛菩萨应化在众生之间,什么角色都扮演。他扮演的角色,有时是佛身,有时则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我们在修行上,也是这样。自己有能力,能带动一大批人出离轮回,则当仁不让,积极作为。没有能力,就修自己,断自己的烦恼。一个人精进用功念佛,再好不过了。
断烦恼,我们要知道,是断自己的烦恼而不是断别人的烦恼。我这里清净了,外缘境界自然清净。烦恼,都是自己招来的。佛陀处在五浊恶世,而火宅清凉,是因为佛从来不惹烦恼。我们从佛陀的一生就能看出来,自己走得端行得正,妖魔鬼怪拿你没有办法的。
我们一心一意念佛,心中唯佛号,一任马牛吼,烦恼从何而来呢!烦恼浊,就探讨到这里。下面探讨众生浊。
我们看藕益大师的解文【众生浊者,见烦恼所感粗弊五阴和合,假名众生,色心并皆陋劣,故名为浊。众生浊中,非欣厌之行,必不能度】
什么是【粗弊五阴和合】?
就是我们眼见的一切众生形象。我们肉眼能看到的,人与畜牲。两者的身体都是四大组合,都有疼痛热冷的感触,极为脆弱,经不起冷热饥渴,离开饮食,热冷不匀,很快就死了。更兼身体粗弊恶臭,大家都体会到了。
就算我们把自己洗的再干净,但九窍长流不净,很快就脏了。一个星期不洗澡,身体则臭不可闻。人的面貌,有的好看,有的难看。难看的人多,好看的人少。这都是粗弊的意思。
就这些粗弊不堪的大众集合在一起,继续不断的造做粗弊业:你讨厌我,我嫌弃你,你欺骗我,我算计你。你向我索命,我向你讨债,你欠我的情,我对你无义。。。。。。
正所谓五蕴虚浮梦幻身,假缘空聚一堆尘!这些身体是从那里来的?互相交际为什么乌烟瘴气?破坏了天地之间的和气?这就是佛家说的众生浊。
人与人遭遇,古大德说得好,是有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这就牵扯到整个六道。恩怨情仇,我们常见的就是杀业。人与人,人与动物结下的怨恨,一旦会聚,娑婆世界的战争,是众所周知的,战争是人人害怕的。
战争是地地道道的打群架。一场战争打下来,杀人一万,自损三千,非常悲惨。新仇旧恨,没完没了。
和平年代呢,其实人们根本没有和平。小的矛盾纠纷每天都在发生,人们没有一天不造恶业。人人都有一腔怒火,两眼仇人。谁不是这样难受的!
众生浊,就是善恶缘分的互相牵缠。落在这个网里,遇不到大圣大贤,我们很难挣脱。如何能在娑婆世界,众生浊中独善其身,保持自己一生平安,在当生顺利出离轮回呢?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让鄙人及时觉悟,当下改过。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二百九十四集
二零二零年六月二十五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