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经》
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畺良耶舍 译
主讲:印正老师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我们继续探讨三不邪淫。就夫妻之间的正淫来说,如果断了,会不会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那我们看看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有没有因为断淫以后而发生矛盾?
果然将夫妻淫事断了,行为端庄,夫妻之间感情更深。这样的感情,是建立在道义之上的圣贤事业,彼此心心相印,感情坚不可摧。
用淫事维持的男女关系,或者夫妻关系是靠不住的。一旦对方不能满足自己,夫妻之缘就到头了。在浓浓的淫情操纵之下,多少夫妻都是名存实亡,同床异梦,暗地多行不义。
所以,我们不必要担心没有淫情,夫妻之情也随之消亡。那有的同修要问,古人为什么是一夫多妻制?这是古人淫欲太盛吗?
我们看到,舜帝,未做帝王之时,因为本人的忠与孝,很受尧王的器重,尧王,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舜王。这在古代,是有原因的,因为,古代人少地大,三山六水一分田,主要劳动力就是人力,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而且,婴幼儿夭折的很多,一夫多妻,主要是为了繁衍后代,孩子越多越好。
帝王的三宫六院,众多嫔妃,也是为了拢络朝中势力,是有政治目的的。女人做人难,男人也不好当:养一大群孩子,还有妻妾,男人容易吗!谁肯给自己加重负担?谁肯给自己找一群女人,疲于应付?
在当时,大家都有社会责任的。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之所以以女人为中心,就是女人的繁衍功能,刀耕火种的年月,部落迫切需要强大,没有人,如何强大?
伏羲,就是位部落女酋长。部落强大的标志之一,就是人的多少。这是时代的需要,人们是本着道义而为的。
古代的女性,三从四德,绝对尊重自己的丈夫,丈夫也尽道义,对妻子关怀备至。一个大家庭,上上下下,几十个,甚至几百人,能够和睦相处,人人都懂得安分守己,尽到各人的社会责任,男耕女织,社会富强安定。
今天呢?政府明文规定一夫一妻制,法律也是这样定制的。这也是符合国情与社会发展的,谁要节外生枝,因淫情驱使而滥淫无度,这种行为则违反了道义,是大众所反对的。大众的道德底线,就是遵守一夫一妻制。
这样,有利于社会安定,国家发展。从淫欲烦恼解脱出来,返璞归真,就是格物致知,物,泛指五欲六尘,淫欲就是其中之一。佛家要求弟子清心寡欲,这不光是对学佛的同修说的,凡是人,都要引起警策,五欲六尘的烦恼,就是佛家所说的五阴炽盛。
五阴炽盛,属八苦的范围,是苦的源头。是非分明,现从格物着手,淡化淫情,淡化一切物质享受,是我们解脱尘俗的妙法。关于三不邪淫。我们就探讨到这里。
下面,我们探讨四不妄语。
妄语就是说空话假话欺骗他人,自己从中获利。妄,是虚假不实。当你因为妄语获得某种利益的时候,被你伤害的人却正在蒙受苦难,你所得到的利益,与他人所受的苦难相抵消,所产生的结果等于零,没有任何的社会效益。而你与被骗者之间的恶业从此结下,你给对方造成伤害,或者是精神上,或者是身体上,对方都不会轻易放过你。
凡夫不是圣贤,我们对圣贤如何伤害,圣人博大的心胸都能包容原谅的,而凡夫,大家同一境界,谁肯让人欺骗玩弄!受他人欺骗玩弄以后,心灵上的创伤很难全愈,他岂有不报复你的!
两人之间的斗争,看起来是小事,但会引发两个家庭,或者两个团体的矛盾升级,大事,是由小事酝酿成的,妄语,是小问题吗?
做人不本份,语言不诚实,这种人,人们叫做小人。不可小看妄语的禁戒。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让鄙人及时觉悟,当下改过。
《佛说观无量寿经》
第五十三集
二零二零年八月二十六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