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探讨这品经文:法藏菩萨圆满成就了,成就以后的概况,正是经文上所说的,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威德。广大。不但是说法藏菩萨的功德之大,也是说极乐世界的不可思议。
威德两个字怎么解释:
威,是能降伏一切烦恼,
德,是能令众生信服正法。我们有威德吗?
有没有,你用这两个标准衡量一下,结果就出来了。圣贤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德报怨,大众从心地服他。佛陀说的每一部经,主题都是劝告大众断恶修善,要解脱痛苦与烦恼,唯一的办法也只有这样。佛门当中没有投机取巧的事情,佛陀示现的一丝不苟。人们信服佛,主要是佛陀说到了,也做到了。
佛陀不贪名利,不惧生死,大公无私的忘我精神,让妖魔鬼怪望而生畏。我们接近有德行的人,自然感到身心清净,说是我们借大德智威德,妖魔鬼怪不敢靠近,说得过去,说大德的高尚道德感化了普通人,让我们身心清净,也同样说的过去。
心不够清净,人我是非纷纷不断,见不到极乐世界,当然也往生不到极乐世界。
冷静下来,当人要把自己的种种妄念转换成阿弥陀佛圣号,这是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的保证。一念之差,就与阿弥陀佛失去了联系,信号中断了,阿弥陀佛再慈悲,想接你去极乐世界,无法与你沟通,没有办法接你。
古今大德无一例外的劝告念佛人,要紧紧抓住阿弥陀佛圣号,丝毫不能放松,这是大实话。抓住佛号,就等于抓住了阿弥陀佛,也等于抓住了极乐世界不放手。因为我们借助阿弥陀佛的威德,怨家债主,一切魔外不敢靠近,心地自然开阔广大,清净寂灭。
很多同修对极乐世界充满了向往,但一定要依据阿弥陀佛的48愿去修为。
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48愿的有形体。我们把释迦牟尼佛49年所讲的经浓缩起来,就是这句阿弥陀佛圣号。
阿弥陀佛的中文意思,就是无量光无量寿。
光,代表智慧德能,
寿,代表圆满福报。
念佛就是念当人的自性。我们的自性所具备的与一切福德都在这句佛号中。
那阿弥陀佛的48愿,浓缩起来也是这句佛号。我们前面探讨过,把这一愿做到位了,其他四十七愿都圆满了。修行要专精,要单纯,要把千经万论放下。念佛念累了,可以用其他的诸经参考,主修是念佛。在修行上要主次分明.
阿难尊者这一问问得很好,正是很多同修心里所疑问的:法藏比丘没有成佛,怎么能干出佛果位上的成绩来?
阿难尊者向佛提问说,法藏菩萨是过去已经成佛了呢,还是尚未成佛?法藏菩萨选择哪个世界呢?成菩提就是成就佛智。为今这两个字,是江西一带的方言,意思就是如今,现在。
这个问题凡夫众不知道的。菩萨阿罗汉也未必知道。只有佛知道。
世尊一开口就对阿难尊者说,彼佛如来。那就是说法藏菩萨就是佛。彼,就指法藏。来无所来。去无所去。这是佛陀在果地上的行持。证到佛果位,佛身遍一切处。
佛陀出兴于世,是众生的缘熟了,佛陀离开,是众生的缘尽了。众生得度的缘熟了,佛就来。当然,众生不需要佛,也不需要佛法了,佛就走了,佛法也灭了。完全在众生这方面。
那法藏菩萨就是古佛示现来的。没有示现做佛身,而示现做一名普通的出家人。在师父世间自在王座下做小沙弥,受了出家大戒,发了弘誓大愿,然后精进修行,并以48愿鞭策自己,每一愿不兑现,就不成佛。
这都是为了取信于后学。让我们亲眼看到,一名小沙弥从因地到成佛的整个过程。让我们看到,极乐世界不是空中楼阁,神话传说,而是有来由,有起点,谁人建造,有据可考。这就大大的增加了念佛人对极乐世界与阿弥陀佛的信念。用意在这里。关于这段经文,我们还需要细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