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讲记第79集

慧利 2020年9月23日13:01:05
评论
511

《佛说观无量寿经》

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畺良耶舍 译

主讲:印正老师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我们继续用《弟子规》说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大家都是凡夫,自身都有数不清的缺点,那怕高居帝王,都需要他人经常提醒点拨。过去的王族,经常请高僧大德进宫说法,在朝堂上,也一样,认真听取臣工的上奏。

唐太宗李世民,是举世公认的明君,他成就在什么地方?

就成就在他虚心,大臣们的批评建议,他都认真察听,众臣当中,魏征说他最多,魏征批评他,旁边的其他臣子都听不下去,但唐太宗总能认真听完。在魏征与一班正义力量带领下,唐太宗身边都是忠臣,小人靠不近他。

三国时期,诸葛亮对后主(刘禅)上表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衰微也。而更早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更令人深思。周公旦身为重臣,侄王幼小,全国上下的事务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非常辛苦。

有一天,饥肠辘辘周公刚要吃饭,忽然有人要汇报重要工作,他就放下饭,处理公务,这件处理完了,端起饭碗,又来了一桩公事,一连三次,使从将饭菜热了三遍,都变质变味了,可周公吃得津津有味。

可见,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他周围的人有很大关系。对指出我们缺点的人,要特别高看人家,特别尊敬人家。一般人不会说你的,说了怕得罪你,能指出你的缺点,是你的幸运。

我们听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是在干什么?

就是听佛指出自己的缺点而及时改正,不搞热闹的!天天听经,虚心听讲,魔就靠不近你。

大家再看看,那个亡国之君周围不是一大群小人!小人投他所好,说他爱听的话,引诱他腐败堕落,不久以后,他就走上了灭亡的道路。血的教训摆在我们面前,再回过头来听听圣贤的说教,那一句不是字字珠玑!

弟子规,大家要字斟句酌,将营养吸收进去,圣贤教育是我们的护身符,魔怪,看到你整天学习圣教,他就不敢来了,周围都是善人善神,一身正气,你怎么会不吉祥呢!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直谅士,就是心地端正的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正直,正直朋友就找你。我们得到了名利,升官发财了,人们都在赞叹你,你的人生走向高峰的时候,要诚惶诚恐,不敢作威作福,更不敢张扬傲慢!

要谨慎小心,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谁如果能做到这样,谁就会步步高升,相反的,不这样做,很快就跌下神坛,昙花一现,成为永远的遗憾!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是真理。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高峰与低谷,只要我们冷静思考,就能找出失败与成功的原因。

佛家的离苦得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是我们勤于检查自己身口意三业,去粗存精,自己给自己造福,成佛,下三途,主动权掌握在当人手里,就看你跟谁学。

我们今天跟孔子老子基督耶稣释迦牟尼佛学习,明天过什么样的日子?回答是吉祥的,我们过极乐世界大众的日子。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让鄙人及时觉悟,当下改过。

《佛说观无量寿经》

第七十九集

二零二零年九月二十二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