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记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
主讲:印正老师
我们继续探讨《大佛顶首楞严经》。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卷五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惟垂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我们再探讨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这几句经文意思很重要。遇到佛法是好事,但为什么很多人修到三恶道去了?信愿行不具足。信愿行是我们修行证果的三个钢性条件,缺一不可。末法时期,要将三个条件都备齐,没有善知识指导,难上加难。我们初始修行,谁不是诚心诚意的!
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变云烟。原因不外乎没有善知识亲自指点,自己盲修瞎练。凭着当时的一股勇气,向前冲一段时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就松懈不学了,或者还俗,或者改修别的教。这样还好些,怕就怕赖在佛门贩卖如来,造下滔天罪业,把好事搞成坏事。释迦佛的法运有12000年。我们当然不担心没有善知识教导。大家看看,就净土法门来说,历经了十三位祖师。
后面还有多少善知识?只要有人学,就有人教!民国时期的印光老大德,近年的净空老法师,不都是善知识吗!我们不要操心没有深善知识,诸佛菩萨就干的这个事!怕的是你不跟善知识学习,这就没办法了。惟垂大悲,惠我秘严。惠,是赐教。秘严,佛教有秘密吗?佛教是显教,不存在密不可宣之事。这个秘严,是大家迫切想知道重要开示。阿难等人想知道什么呢?想亲眼看到修行成就的真人真事。那,同参道友当中,证果者比比皆是,问他们不就行了吗,还要佛说干什么?问题是阿难等人问不到尖子上,人家给他没法回答,他只好向佛请教。
我们看【成就如来最后开示】这个最后,就是三转法轮做证转,要验证佛陀几十年说法的成就了。你说得再好,没有人修出成就,就说明你的法不契机。虽然说了,比不说好不到哪里去。大家都做不到,你说出来有什么用呢!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众,根性是末法修行人。你给他说修禅,他能修成吗?你再让他修密,他扛得动吗!纵然你修的很好,说得也很好,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其他人一脸懵懂!勉强叫他修呢?
修一辈子下来,大眼瞪小眼,命终时手忙脚乱。经验告诉我们,净土念佛法门,修出成就的大有人在,古代不少,现在也不少。这就证明了净土法门契合一切大众的根性,不承认这个事实不行!末法乱世如此艰辛,大众一句佛号深入到底还能成就,更不用说正法时期与象法时期了。修行的方法不对路,就修不成就。用其他法门修行的大众,他们的根性比之那些一句佛到底的老婆婆老公公确实高,但最后输给了大字不识一个的念佛人,原因是什么,想必大家都有数。
【退藏密机】这是退回本座。阿难等众如是请教,佛如何答复呢?
我们再看经文:【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佛没有说自己悟道的历程,那太遥远,让眼前的弟子们亲自说各人的修行历程,效果好得多。因此,佛就问大众,你们那位修到圆通了?是用那个方法证入三摩地的?我们看,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这里有等觉菩萨,还有初果二果三果,漏尽大阿罗汉,就是四果学人。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这个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变现出的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都是烦恼境界。泛指成佛之前的六凡四圣境界。能意识到自己烦恼未尽,继续修行的人,是觉者。佛问大众,从何方便入三摩地?下面都有谁报告自己的成功经验了?这就引出二十五圆通报告。
我们再看经文:【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这是佛弟子当中第一得度者——憍陈如尊者的修学报告。尊者是听经开悟证果的。我们再说听经,能不能把自己的烦恼习气断掉?能。听经是明理,也是摄心。一心一意听大德讲说,把一切妄念都归结到听经闻法上,久而久之,烦恼也就断了。一切法门以断烦恼为宗旨。当年跟随佛陀的修行众,很多人就是四十九年如一日,不间断的听佛讲说,由凡夫众证到初果位,再由初果继续提高。憍陈如尊者就是其中的一位。我在鹿苑,及于鸡园。佛陀最早的说法道场在什么地方?养殖园。憍陈如等五位修行人离开悉达多太子以后,就在摩竭陀国的养殖场修行。那里人少,树多,草场宽广,环境清净。佛陀成道以后,主动来度这五位。养殖场就是道场,佛在这里讲经说法近乎十数年之久。十二年说阿含,都在这里。这十二年,不但五位修行人先后证果,僧团队伍也逐渐壮大了,佛说法打基础尚需十二年时间,我们修行,你不下十多年苦功,能扎下根吗!东林祖庭三十年不下山的经验很宝贵,我们都要借鉴。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楞严经》讲记第二百六十七集,二零二二年元月十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