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273集

慧利 2022年10月1日09:16:04
评论
213

我们继续探讨楞严经第五卷『毕陵伽婆蹉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 而白佛言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乞食城中 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剌伤足举身疼痛 我念有知 知此深痛虽觉觉痛 觉清净心无痛痛觉 我又思惟如是一身 宁有双觉?摄念未久 身心忽空三七日中 诸漏虚尽成阿罗汉 得亲印记 发明无学 佛问圆通 如我所证纯觉遗身 斯为第一』这是佛弟子当中最骄傲自满的一位毕陵伽婆蹉尊者的修学报告。尊者现在是一位悟道的阿罗汉,有成就的人。毕陵伽婆蹉这个名字翻着中文的意思是什么?翻做恶口,又翻做余习,什么恶口?什么余习?尊者骄傲自满,目空一切,看不起一切人,他这样的毛病习气非常的严重,喜欢讽刺人挖苦人 ,截人家的隐私,还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给人家起外号,放着人家的尊姓大名不叫,专叫人家的外号。
为什么尊者的名字这样难听呢?这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他有这样的毛病习气,他喜欢给人家取外号,别人也反过来给他送一个外号毕陵伽婆蹉,为什么毕陵伽婆蹉尊者有这样严重的毛病习气呢?因为尊者五百世生在婆罗门贵族的家庭,他是一个上流社会的人,习惯了高高在上,作威作福。不但在自己家里对待佣人这样子,走上社会以后无论对谁都用主人对仆人的态度,指使颐气。也不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是什么身份,惹的别人很不高兴,这是富贵场中人很容易染上的坏毛病。因为这个毛病毕陵伽婆蹉尊者四面树敌,人缘很不好,他也很孤立,长期以往不改自己的缺点,无论是谁,都注定了不得人心,要吃大亏。
俗话说:利刀割肉伤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这是毕陵伽婆蹉的大缺点,人人在背后恨他,他还浑然不觉他的这个毛病习气。不但惹的人怒,而且惹的神怒。一个很平常的故事,我们看看尊者之不得人心到了何种程度。他出家以后积习难改,僧团大众这一千二百五十常随众,都让着他,不跟他一般见识。但是人的忍耐是有限度了,恒河神对他就没法忍下去了。这位恒河神是谁呢?主管恒河的一位神灵,是一位女众,这位女神经常听佛说法,对佛很尊敬,连带着跟佛出家的修行人也很尊敬。佛与弟子过河办事女神都格外照顾,将流水停下来让佛众一行顺利通过,不厌其烦,
可这位毕陵伽婆蹉尊者很不礼貌。有一次他过河托钵恒河流得非常急水流湍急,他过不去,就大喊大叫河神婢子,你快住流,贫僧要过河去托钵,女神听了他这样大喊大叫,很不高兴,但不看僧面看佛面,拉着脸给他住流,让他过去,一而再再而三,他这样成了习惯,对恒河神婢子长婢子短,拿善良的河神不当回事,极不尊重他人。
这一次附近的民众在做一年一度社拜河神,当时的社拜仪式很隆重,河神也显了相,笑脸对着大众,大众见了河神显相非常的激动,对河神顶礼膜拜祈请河神保佑他们没有旱涝,没有灾难,旱时恒河不缺水,涝时恒河不决堤,这是人们对水神美好的愿求。正在这时呢这位毕陵伽婆蹉又大喊大叫起来了,婢子,快停流,我要过河托钵,河神正在接受众人的礼拜,抽不开身给他住流,毕陵伽婆蹉急不可耐,吵得更凶了,等不来河神住流,他干脆站在河边破口大骂起来,什么难听话都骂出来,这时惹的河神怒火中烧,就是不理他,就是不给他住流,让他站在河边继续饿肚子去,可这毕陵伽婆蹉尊者也一怒之下,干脆打砸河神庙,吓得社拜的大众四散奔跑,闹砸了社拜。河神非常的气愤,非常的愤怒,就去找佛讨个说法,来结果怎么样呢?
我们再看经文『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这是尊者向大家报告的话。佛经常针对他说不可以出身地位高贵,而鄙视下层人民。要广结善缘更不能以自身特长,而轻蔑别人。对人人都要尽礼数,要礼敬一切众生,事事谦虚,不可嚣张。
什么是『世间不可乐事?人生得意之事是世间乐事,但刹那之间人生失意就成了世间不乐事,有乐,就有个不乐,佛让大众身处高位,要为人示范。得意之时学会全身而退,否则的话站得越高, 跌得越重,处事要有涵养,要八面玲珑,也就是佛对好面子的毕陵伽婆蹉婉转的劝说,希望他听出其中的意思来可是毕陵伽婆蹉根本听不进佛的劝告,一意孤行。这次河神来告状当着一千二百五十大众的面,还有其他来听经大众的面,河神非常的委屈,佛陀赶忙向河神道歉,要怪你怪我,这是我没有把弟子教好,是我的教学方法不得当,我的教学不到位,请你千万不要生气。
佛陀将河神安慰的了一顿,河神气有点消,佛陀就让毕陵伽婆蹉尊者当着大众的面,向河神道歉。事情闹到佛的面前,那就不是个小事了。碍于佛面,毕陵伽婆蹉尊者敷衍了事的对河神说对不起,婢子下次不闹就是了,很没有诚意,一点悔恨都没有,喊人家婢子,这让人当中大众的面,谁能受得了,喊人家这个婢子是对一个女众很大的侮辱,当着如此之多大众河神面子下不来,不肯干休。佛只好安慰河神说您别计较这个人,心量大些,他没有恶意,就是说话没水平,他这样喊你也有点原因,你在五百世曾做过他家的婢女,他喊习惯了,河神听佛这样一说,也就作罢。这段风波就告一段落,正所谓缺点不改,永远是你生活上的障碍,缺点不改,必招烦恼,这不毕陵伽婆蹉尊者的麻烦又来了。什么麻烦呢?
我们看经文『乞食城中 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剌伤足 举身疼痛』人家暗中算计他了,他不知不觉得罪了很多人,得罪君子不要紧,君子不计小人过,得罪了小人他可就有苦吃了。这天他去托钵沿途,有几个人正在劈柴火,其中一个人看到他赤着脚走过来,故意将锋利的刺柴放在路中间,他一不小心踩上去以后入肉三分,痛疼钻心倒在地上起不来,他求人家帮忙,因为他人缘不好,人家理都不理他,其中一个修养很差的人还过来对他冷嘲热讽说:和尚,怎么样啊?被刺柴扎了的滋味不好受吧?你这点疼痛就受不了,但你出言动语伤害他人,人家心里就不难受?吗记好了,以后说话注意点,别在牵三挂四的伤害他人,说话要有水平,你任何话,既要出得你的口,也要入得了旁人的耳朵,不要把自己的路全断了,你好好在这里反思,老天爷让你长点记性,被刺柴扎了一下我们也没办法帮你,说完他就走了。在极大痛苦当中的毕陵伽婆蹉尊者听了人家这席话以后惭愧难当,他不知道天高地厚,这次遇到危难当中他才知道人缘的好处,思前想后自己以往的粗言恶语得罪了多少人,埋下了多大的危机。佛经常劝他广结善缘,心善口善行善,他都置之脑后,现在看来佛说的字字珠玑。痛苦的毕陵伽婆蹉尊者坐在地上,人们在他身边来来往往,但没有人理会他,他才知道自己伤害人家有多深,这伤口血流不止,他慢慢的昏迷过去,佛知道以后赶紧让舍利弗目建连把他救回来,这次经历以后他大不一样了。
『我念有知 知此深痛虽觉觉痛 觉清净心 无痛痛觉』他从痛苦当中觉悟过来一改往昔的傲慢自大,学会了广结善缘,语言艺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此一路向善,不犯前错。
『我又思惟如是一身 宁有双觉?』『双觉』是什么?将己推人,自己感到难受的,不中看,不中听的就要特别注意,别人的感受与我的感受都一样,我的这个身体遇到了痛,我感觉到难受,舒适的环境我感觉到惬意这,身体确实没有痛,也没有舒适的感受,一切感受都是人心不平衡引起的,不能将这些我自己都受不了的感受强加给别人,要得公道,打个颠倒。『摄念未久 身心忽空三七日中 诸漏虚尽 成阿罗汉』明白了这个道理,尊者盟记在心,后不再犯,将无始劫来的余习彻底断干净,证到阿罗汉果位。
『佛问圆通 如我所证纯觉遗身 斯为第一』什么是『纯觉遗身?』就是端正身口意三业,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表现的跟圣人一样持之以恒,你就是圣人。毕陵伽婆蹉尊者悟道以后,从此他言语柔和而谦虚,成了人人喜欢的修行人,毕陵伽婆蹉尊者之后,我们看须菩提尊者给我们的报告『须菩提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 而白佛言我旷劫来 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 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 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 印成无学解脱性空 我为无上佛问圆通 如我所证诸相入非 非所非尽旋法归无 斯为第一』须菩提,翻做善现又翻做空生尊者,是佛弟子当中解空第一人。什么叫做解空呢?亲眼看到一切有相生生灭灭,归于空无,这叫做解空。刚听到这句经大家不都承认须菩提成佛了吗?可是尊者他没有成佛,这是事实,不但没有成佛,他未遇到佛法之前悲观厌世,无所适。从情绪消极,经常寻死,自杀,闹的父母跟着他提心吊胆,不知道该怎样对待这个孩子,看空不解空,烦恼一样重,跟着相,着有的人,是一样都走向了极端。
我们看这段经文『我旷劫来 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这是尊者的天才,未遇佛法之前他就有这个能力,心得无碍 ,不是他没有障碍,而是他能记得起前生的事。要说呢证得宿命通的二果罗汉有这个功能,为什么须菩提尊者未曾证果,也有如此神通呢?这不足为奇,我们看看天人不也有五通吗?鬼神不也有五通吗?这个通是报得的小通,不是修证的通报得的通,靠不住为什么 ?他会中断 ,天人如果天福享尽堕落到我们这里来,他的神通就消失了。鬼神呢如果堕到畜生道里面,他的神通也消失了,这就是报得的神通,靠不住,修得的神通永远不会中断,须菩提尊者的小通也同样靠不住,他的心得无碍,仅仅有一点片面的记忆,不全面。
『自忆受生如恒河沙』这是尊者能够记起他生死之事,他生死了多少次呢?如恒河沙次次数太多了,记不清了。『初在母胎 即知空寂』他受生入胎的时候,就非常消极为什么?他知道人生是白忙活,白受苦,没有任何的意义。胎儿处在母亲的腹中,佛家叫做十月胎狱,这非常痛苦。胎狱的痛苦对任何人来说一次生死,都是一次磨难,须菩提尊者他记得这个痛苦磨难,就更深精神压力,就更大了。十月怀胎,胎狱满了以后接下来过夹山地狱,夹山地狱刚刚超脱,又过风刀狱,人的出生就这样痛苦,佛说生时苦痛,死亦苦痛,我们没有宿命通记不得这些事,倒还罢了,如果记忆犹新,那就更痛苦了。
须菩提尊者恰恰记得这些事,他怕极了,整天生活在恐怖当中,以至于这世出生以后家里财宝堆积如山,他都高兴不起来,活生生的一个年轻人整天唉声叹气,常做恶梦梦到自己要死了,死的时候有多痛苦,如临大敌,恐慌不安,这当然有原因的。但须菩提父母并不知道他心中的痛苦,这种内心深处的恐怖决定了他一生不作为,孩子天生得了抑郁症,富有的父母用尽了办法没法解除儿子的烦恼,后来一家人终于看到了光明,遇到了佛法跟随佛陀出家以后的须菩提,听经闻法知识面慢慢扩大,不但知道生灭无常,还知道轮回六道,更知道了生死出轮回的奥秘,从此以后尊者不再痛苦恐惧了,他看到了解脱的希望,心安定下来。
我们再看经文『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这是尊者的精神境界发生了巨大的转化。看到问题,而无法解决问题,比懵懵懂懂的人更痛苦。而看出问题能解决问题就是圣人了。佛陀的教育,就这样高明帮助须菩提尊者走出了人生的误区,尊者遇到佛法以后进步很快,源于他知道生死无常,毫无意义。佛法将他从偏空解救出来,勇敢的面对现实。从现实中超脱向上成圣成贤,利用有限的生命证到永恒的不生不灭,这就是尊者的觉悟入空得有,生活有了意义。尊者以前的着空,是莫名其妙的空虚无聊,没有人生的目标方向,现在呢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能看破放下,又拿起。就是尊者所说的『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 得阿罗汉』『性觉真空』只有佛能说出这个真理,须菩提尊者的不足之处就是偏空不敢面对现实,消极度日,虚耗光阴。佛陀说法破解了尊者的缺陷,尊者成为了一个完人。完人,是看破放下,又拿起,处事面面俱到,者这就是修行以后的须菩提。亲朋好友看到现在的尊者啧啧称奇,为什么短短的时间须菩提发生了这样大的转换呢?因为须菩提尊者在佛陀座下修出了真功夫,曾经一度带动整个家族的大众都归依佛门座下。
『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这是尊者悟道以后向熟识他的人所做的亲身报告。一切法空,世间的名利是非也一样空。他劝告大众不要在假相当中造身口意三恶,更不要辜负自己生死的辛苦,要利用生生世世断烦恼,成圣果,因为尊者解空的体会很深,他能将高深的空,理解说得通俗易懂,所以凡是听过尊者解空的人,都不同程度的看淡了名利,是非获得了心地的清净。
『顿入如来宝明空海 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这是尊者的成就『如来宝明空海』是即相而离相在现实当中超越凡俗『佛问圆通 如我所证诸相入非 非所非尽旋法归无 斯为第一』尊者不着空,也不着有,中道行事,圆融自在。须菩提尊者报告完他的修行心得以后,我们再看舍利弗尊者的修行报告。『舍利弗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 而白佛言我旷劫来 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 获无障碍我于路中 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 悟心无际从佛出家 见觉明圆得大无畏 成阿罗汉为佛长子 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 心见发光光极知见 斯为第一』舍利弗尊者是我们熟悉的修行人,但对他如何修行成就知道的人可能不多,舍利弗,翻做中文的意思是身子或者鹫子。因为尊者的母亲身材美妙,尊者的身材也美妙,人们谈起尊者来都习惯的叫他身子鹫子。尊者的眼睛很明亮,炯炯有神,就跟鹰鶽的眼神一样,也常为人津津乐道。
舍利弗尊者是一个美男子,尊者的辩才很好,学问相当渊博,未遇到佛法之前就超出常人的智慧。凭证是什么呢?
我们看经文『我旷劫来 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 获无障碍』这几句经文说明了什么?尊者心地清净,对生生世世的事情都记得很清楚,没有隔阴之迷。因为记忆好很多事情,小小年纪他就懂得看样子。他是个三岁的孩子论智慧,百岁老人没有他老成,尊者也知道人没有死,就它自己跟须菩提尊者一样,他生死的次数跟恒河沙一样之多,说不清楚,有多少次生死频繁,但不碍尊者的智慧前生从事什么行业,等等他都记得。因此今生遇到的一切工作他都得心应手,因为他是个熟手不用老师传授,而无师自通。见到尊者的人都啧啧称奇,感叹说这个人为什么这样聪明呢?
其实我们谁不聪明呢?无始劫到现在我们什么行业没有从事过?今生遇到以后也是熟手但问题是我们有隔阴之迷,忘掉了今生一切,又得从头开始,给人的感觉我是第一次从事某项工作,其实不然如果没有隔阴之迷,我们就跟舍利弗尊者一样了。
为什么舍利弗尊者尚未证果就无隔阴呢?要说证果的圣人才有这项功能,这是舍利弗尊者得天独厚的清净心,虽然未修佛法只是他不知道自己证果,而已这话有没有根据呢?当然有。 尊者说他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世,是凡夫的六道轮回,出世,则是四圣法界与佛果位上事,一见则通,获无障碍。说明尊者是过来人,那这样一说尊者不就是佛了吗?不是。他不是佛为什么说他不是佛呢?因为他知道得再多,还受业力支配,不由自主的生在这里,生在哪里。不像释迦牟尼佛那样目标明确的舍兜率、降王宫、弃位出家、为解决众生得一切烦恼痛苦而学道。
相比之下舍利弗尊者觉悟他浅得多,他知道的很多,能干的行业也很多,但没有救度众生的大愿,这就是他的缺陷。舍利弗尊者生活在富贵阶层也是有名的大家,人们尊崇的偶像,但他给社会做出的贡献并不大,他本人呢也空虚无聊,虚度光阴。因为世间法以名利是非为主题,就算他智慧高也在名利是非当中混迹,必然产生这种感受。因此世间法当中舍利弗尊者郁郁寡欢,生活在没有出路的日子里,他的生活一片阴暗。尊者的这种感受可能人人都有过,一辈子荣华富贵少年得志,锦上添花,状元及地。贵为天子门生的富贵公子,中国历史上就有不少,但没有听说这些人就无烦恼,也更没听说这些人的日子过的非常开心。《红楼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不就是这样个人物吗?如果他不出家他一辈子真很幸福吗?那我们反回来看看荣宁二府的大众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挖坑使绊、何曾有过太平日子过?就算他将来混迹上流社会,位极人臣,荣宁二府目下的情景官场的凶险,不就是他将来的写照吗?尘世无快乐,这话叫佛说中了。那舍利弗尊者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我们再看经文『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 悟心无际 从佛出家』在内心深处的痛苦挣扎,渴求光明的愿望之下,尊者终于有了机会.他遇到了迦叶波兄弟相逐。这个迦叶波兄弟是什么人?是跟随佛陀出家的修行的三伽叶,兄弟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就是我们探讨过的事火外道,事水外道,事土外道。
相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探讨讨论三个修行人在一起探讨佛法,宣说因缘。这时心里非常孤闷的舍利弗尊者听到出家人探讨佛法,感到如同长夜当中看到曙光一样打破了他的苦闷。佛家超脱凡俗的学问给他注入了新的血液,尊者睁开了明亮的眼睛。
『悟心无际 从佛出家』常言道:贫穷学道,难富贵出家难,是什么力量让富家公子舍利弗出家的?就是佛家的法喜。佛弟子的生活很充实,佛的工作有意义,这是世间法不能与之相比的,佛陀教化众生的伟大工作补足了舍利弗尊者人生的缺憾,他反复对比最后选择了跟佛出家『见觉明圆 得大无畏成阿罗汉 为佛长子』如何解释呢?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