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卷六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yuán ),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 ,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我们再说【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现一一形的,只有佛菩萨吗?凡夫众真的就无法显一一形吗?不是的。且不说每个人的一生变换数次身份,就每天的二十四小时,你将接触多少人,扮演多少次身份!这就是现一一形,不是所谓的变来变去玩魔术换面孔,那个没有意义的,充其量搞热闹而已!你的角色扮演得如何,那就要众人给你打分评价了。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是个好人,处处忍辱负重,广行众善,遵守伦常道德,大家会给你好评的。
诵一一咒,是跟人家交流沟通。见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办不同的事,要恰如其分。【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 】。菩萨接触每个有缘众生,给他布施供养经咒,目的是什么?解决他的现实困难,断他的的烦恼。这样一说,我们心里就有数了,绝不被佛家的经咒所困惑,动辄给人乱传咒,把人家听得迷惑颠倒。
佛家的咒语很多,你试试看,给毫无佛教常识的人随便说一则咒,人家一脸懵懂,听不懂,还以为你精神出问题了!菩萨旗帜鲜明的对我们说,他所传授给大众的其形其咒,能给众生无穷无尽的向上动力,让众生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断恶修善,成就佛果。那,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一切人,都要力求广结善缘而不伤害对方。广结善缘,那怕一个小小的微笑,也会温暖他,给他活下去的勇气。菩萨精神就是救苦救难,方法多多,总结一句话,助人为乐,只给众生吉祥,不给众生痛苦。
我们很随意的一个动作一句话,自己并不在意,而对他人的伤害可能是一辈子乃至生生世世!言语行动要处处斟酌。佛陀对出家人制定的数百条戒律,就是强化训练,练得运用自如,走到社会上,人们挑不出他们的毛病,处处以他为榜样!
戒律经咒,那不是摆设,更不是装点佛家门面的。受了佛陀法化的众生,他的思想素质一定要超越普通人,将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落实到位,做到众生有求,自己有应。凡是求我帮忙解决困难的人,都要尽自己的能力给于他帮助,帮他度过难关,做个地地道道的好人。观音菩萨的法缘殊胜,那不是平白无故来的,是无始劫至今孜孜不倦的落实佛陀精神,对一切众生无私奉献,将无数众生挽救到正道来,才有今天的优异成绩。中国老百姓遇到什么困难,首先想到求助观音菩萨,愿意做观音菩萨的积极跟随着,那就要将菩萨救苦救难的精神参透,引伸到自己身上。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得千人头上坐,先在万人脚下行。积极改造自己,端正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与一切大众和睦相处,做如此功夫,就是菩萨行处。
【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这是观音菩萨给我们道出他法缘殊胜的秘诀。观音菩萨不但在我们这里知名度很高,在其他地方也一样,慈悲是观音,智慧是势至,学佛不就学个慈悲智慧吗!果然我们也能做到慈悲智慧,广结善缘,那你的周围都是拥护者。施无畏,是让一切有缘众生因我的出现而信心十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坚强乐观的继续向前,观音菩萨作到了。
我们再看经文:【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这句经文听起来颇觉抽象,意思也难参透。其实,也不难参。什么人能舍掉身外之物而求正法呢?我们的身外之物、一切财富,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幻相?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楞严经》讲记第三百三十三集,二0二三年元月十四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