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卷六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 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
味尘对我们的伤害太大了,对于三餐饮食,必须提高觉悟,明白进餐的意义,是为了补充精神与力量,让血肉之躯更好的积功累德,而不是跟着三餐造诸恶业。餐饮,能止饥止渴为度,不可超越这个范围。
佛陀住世,给我们作了最为成功榜样:日中一食,二十四小时就吃一餐。但佛的工作量非常之大,讲经说法,不曾间断,我们有什么资格挑三拣四,贪着味尘呢!无限度的杀生吃肉,对身体真的有好处吗?杀生,是折福折寿的元凶,怎么可能对身体有好处呢!所谓的人算不如天算,恶贯满盈了,就算你的身体很健康,经得起其他意外灾难吗!我们周围意想不到而发生的种种灾难还少吗?吉祥如意的日子是修来的,要从舌根上觉悟过来!【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的这个味时有的有,是对荤腥的贪着;不恒一,是众生的觉悟有前有后。佛家的五戒,将不杀生排在首位,其意义之深远可想而知。谁能从味尘上解脱出来,谁就出离了轮回。
我们再看文殊菩萨的偈颂:【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这是菩萨给我们说触尘必除,破身见。未觉悟之前,我们跟着身体造了多少罪业!不说别的,就说淫杀二业,谁人不犯!这就是迷在身见当中出不来,为身所累,沉浮六道,更不说其他方面:身体要住好房子、身体要开名牌车、身体要穿名牌衣......等等,跟着虚荣心满足身体的需要,不知不觉中沦丧了道德,败坏了良心,作出多少难以计算的伤天害理之事!这就是佛家所说的触尘。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有几个人觉悟过?世间人都想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玩得好,奔着这个目的不择手段,拼命奋斗。辛辛苦苦奋斗一辈子,最后的归宿在三恶道!为物欲所惑,为名利驱动,行为必然邪多于正。儒家的格物致知、温良恭俭让,是伦常道德的前驱。格物致知,就是佛家的破身见!格物,即不慕虚荣,艰苦朴素;致知,是恢复当人的理智,在名利当前不失德。我们看看古往今来,儒释道三家的大德,生活非常俭朴: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住个小房子,一日三餐,过普通人最简单的生活。是他们吃穿不起吗?世界上没有人比佛的福报大,佛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生活水平几乎跟乞丐差不多。佛陀大圣为什么要过俭朴的生活?俭朴的生活是健康的生活!身心不受污染,无债一身轻!
众生贪名贪利,以牺牲伦常道德为代价得来的物质享受,那都是欠债!得不偿失,一时的虚荣,长劫的苦受。
妖魔鬼怪虽然厉害,但它为什么对佛陀毫无办法?佛陀不受物质享受与名利色情的诱惑,魔毫无办法!我们很多人走得好好的,不幸在半途跌倒,不就是背叛初衷,拜倒在财色名利之下吗!破身见不难参透,就从格物致知着手,就从五戒十善着手!我们务必保持自己朴素的生活作风与工作作风,远离名利诱惑,吃不了亏!
无论是国家的财物,还是其他人的财物,只要是你消费了,神明就从你福报扣除!这个道理要明白!从表面现象来看,你今天公款吃喝玩乐,自己口袋的钱一分不少,有人替你买单,你很荣耀也很得意,心满意足,殊不知道,你命中的福禄早被神明削减了。为官一任,日日如此,这个人绝对活不长!一席吃得千家饭,你前生修了多少福?而且,这是人民的血汗钱,本应该用在民生需要上,因为你的奢侈浪费,导致许许多多的民众过着困苦的生活:饥寒交迫,怨声载道,你能活长久吗!这个账一定要会算!白吃白拿,好占人家的便宜,那是在透支自己的福德,神明公平预算,折扣起来更厉害!所谓暗室亏心,神目如电!瞒得过谁呢?都是迷在身见当中把自己害了!佛家的破身见,其伟大意义,要我们各人好好去参学。【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意思是什么?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楞严经》讲记第三百五十二集,二0二三年二月二日。
评论